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史编研 > 专题材料
“八路军115师与东海西朱范”历史研究征文:红色村庄的永远荣光
作者:东海史志网   发布时间:2023-04-21 09:05:53

 ——西朱范村历史研究

胡利民

 

内容摘要: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镇西朱范村本来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但在中国当代史上,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成为真正红色村庄,呈现永远的荣光,具有敦厚文明之光,政治军事之光,文化教育之光。

主题词:西朱范村;红色村庄;永远荣光

 

西朱范村隶属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镇,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和山东省临沭县相邻,是江苏省在山东省的一块飞地,当地老百姓称这里“举步跨两省,鸡叫听三县”。就是这一本不起眼的小村庄,在中国当代史上,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具有永远的荣光。

敦厚文明之光

沿327国道的起点连云港市出发,一直向西行驶至苏鲁两省三县(东海,赣榆,临沭)交界处,紧靠路南,有一处村落,名叫西朱范村。这个村,因清朝末期出过一位由雇工身份,一直做到江西南赣镇总兵的王得胜而名噪一时,更由于1942年期间,刘少奇同志在这里入驻时间长达四个多月,亲自指导过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纵队、八路军115师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而成为红色村庄,声名远播。

那么,西朱范村是怎样形成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历经数百年,它又是如何发展、变迁、延续的?西朱范村,亦称朱范村、王朱范村。之前,又称之为朱樊村、诸樊村。再早,则称为半路屯。1971年5月前,隶属山东省临沭县蛟龙湾公社管辖,再早,就是王得胜生平碑碑文所记载的:“余世居山东沂州府兰山县朱樊村。”沂州府就是现在的临沂市,兰山县成为目前临沂市的一个区。

在西朱范村未真正形成村落规模之前,只能称之为屯,或散户。原因在于,在明太祖洪武年间,这里仅有诸、樊两姓氏,十余户居民零散居住,两姓各取其姓氏为相融合为诸樊村,后来不知是因为诸、樊两姓他迁异域,或是后代自然根决之故?现诸、樊两姓在西朱范村已不复存在,朱范村只是后人对诸樊村谐音的延续。

从西朱范村所处地理位置及历史隶属关系看,在周灭商后,临沂地域主要分属齐、鲁两国。齐国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鲁国重点区域在曲阜,另有部分疆域在泰山以南,兼涉现在的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西朱范村为江苏省最北端,属鲁国所辖。清属山东兰山县,民国初年划郯城县。1941年8月,临沭建县,属临沭县。后因石梁河水库提升,屡淹西朱范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赔偿问题上,事关江苏、山东两省,存在极大不便,经国务院批准,于1971年5月划归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南辰乡管辖至今。从时间上看,西朱范村几千年来一直隶属山东辖区,划归江苏省东海县仅区区40年。

西朱范村真正的形成,一直有“裁海流徙”的说法。自明朝初年起,海东一带经常受到海外倭寇的侵扰。为维护明王朝对海疆的统治,朱元璋下令“寸帆不准下海。”,并下令渔民一律迁往内地。明王朝的“裁海”政策,实际上就是对渔民强行驱逐,由不得个人的任何违抗。各地官府对迁移的的居民,既没有沿途食宿的照顾,也不为迁民划定固定居所,任其他们自己择地定居。

当路村的数千户渔民只好背井离乡,扶老携幼往内地流徙,本来相处融洽的各村百姓按各自的意愿,分散于四乡八村,各顾安命。在这些成群结对的流民中,当路村的几户王姓人家便来到了山东省兰山县境内东南角。这里距他们的家乡只有百公里的路程,地广人稀,土质肥沃,很让他们满意,于是就此搁脚落肩,安居此处。这些流民的到来,加上原有诸、樊两姓十多户人家,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小村落,后历经明、清两代至今,达600余年,子子孙孙相继繁育衍生,形成较具规模的大村庄。

西朱范村在历史上有曾过三次搬迁经历。西朱范村原址原来在离目前村庄的西南角两公里处,也就是以上两种说法都有所阐述的半路屯,距今有六百多年光景。现在仍有两个自然村在此居住,分称袁半路、王半路。后因所处地理位置不足以容纳更多村民居住,不知何时搬迁到了目前村庄前的小河南面。王得胜的大片庄园及陵墓都在那片区域内。这应该算是一次自然的、零散的搬迁。

第二次搬迁彼有些戏剧性。1958年大跃进时期,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石梁河水库开凿。为防止建成后的水位上升,秧极位于上游的西朱范村,经研究,决定整体搬迁西朱范村至蛟龙湾公社李小湾村以北的北岭上。但因当时建房物资短缺,所盖房屋省工减料,加上暴雨侵袭,导致所建房屋80%以上倒塌,搬迁居民不得不重新回到旧址居住。

最后一次搬迁在1982年,也就是现在的西朱范村。在此之前,由于原西朱范村地势低洼,连年暴雨不断,石梁河水库水位猛涨,泄洪迟滞,导致西朱范村几次遭受水患之苦。为解决这个问题,整体搬迁西朱范村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由政府部门整体规划、选址、出资,重建新的西朱范村。经过几年努力,一座规划合理,整洁划一的新村拔地而起,成就了现在朱范村的基础。

西朱范村在其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虽几经风雨洗礼,苦难波折不止,但经锤炼锻打,愈发显现其茁壮雄拔的身姿而昂然挺立,特别是1942年,作为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总部所在地,刘少奇同志在西朱范村长达四个月时间里,胸怀全局,运筹帷幄,创造性,预见性地圆满完成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托付的力挽山东危局的重任,揭开了山东抗日斗争史的新篇章,为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史写下了最为辉煌炫目的重重一笔。而西朱范村,从此也走进了全民族解放事业的史册里,这不能说是西朱范村人民的荣耀与骄傲。

政治军事之光

东海县西朱范村地处东海、赣榆、临沭三县交界处,曾是八路军115师司令部驻地,同时也是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政委员会和山东省战时工会等领导机关驻地,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陈光、肖华、陈士榘、谷牧、黎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工作生活。西朱范村由此成为一个时期山东抗战的指挥中心。

19399月,第115师挺进鲁南。当时的东海县南辰乡西朱范村成为八路军115师师部、中共山东分局所在地,是当时山东党政军的领导机关驻地。19424月,刘少奇通过苏鲁交通线来到西朱范村,他在这里先后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分析了山东的斗争形势,帮助山东党组织解决了若干关键性问题,对山东的抗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2318日,时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的刘少奇(当时化名胡服)一行90多人受中央和毛泽东的重托,在115师教导旅13(驻华中)团长周长胜率部队护送下,从新四军军部江苏阜宁单家港启程,迎着料峭的春寒,晓宿夜行,机智地穿过日伪军数道封锁线,到达陇海路南赵庄,与前来迎接的115师教导2(驻山东)旅长曾国华率领的部队汇合。410日,刘少奇和随行人员顺利到达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115师师部驻地滨海区临沭县西朱范村。

  位于沂蒙山区南麓的西朱范村是当时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刘少奇等到来后,住在这里一家破落地主大院的三间正房里。他住正厅靠右边的一间房子,用两块门板做床,用包袱里换洗的衣服当枕头。正厅做会客和饭厅用。左边的房子由警卫员居住。其他随行人员住在朱范村附近的小湾、半路等村。

  刘少奇一到山东根据地就不顾舟车劳顿,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先后和山东分局书记朱瑞谈话3天,接着又同115师代理师长陈光和政治委员罗荣桓谈了一天一夜,然后同山东纵队政治委员黎玉谈了一天。他那带有浓重湖南口音的朴实话语,使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感到无比亲切;他那一贯民主和谦逊的作风,令人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他那深入细致的忘我的工作精神,更令人钦佩不已。

  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刘少奇基本上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于425日至29日,山东分局召开扩大会议,滨海区县、团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会议。会上,他就五年来山东工作和今后任务作了发言,在充分肯定了山东地区坚持敌后抗战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同时指出了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主要有:一是对中共中央“在山东争取优势”的任务没能完成,在反顽固派斗争上表现不力;二是对建立根据地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根据地还不巩固;三是减租减息的开展不够深入,基本群众没能深入发动和组织起来;四是丧失了一些建立政权的历史先机,已建立的政权未成为真正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五是党的组织还不够健全,领导不民主。针对这些存在问题,刘少奇高屋建瓴,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山东分局领导干部提出几点指导性,战略性意见:第一,要粉碎敌人的“扫荡”,并进行敌伪工作,向敌占区发展;第二,击溃顽固派对我们的进攻,加强友军工作,进行统一战线工作;第三,组织群众,发展群众武装,加强军区工作和改造政权工作。而要做好上述工作的先决条件,就是调查研究,埋头苦干,打破主观主义、清谈主义、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到群众中去,到支部中去,改造一切不良的作风。

  与此同时,为解决毛泽东所说的“领导骨干”问题,在召集的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上,决定:(一)建立山东有力的政治军事统一领导中心,一切领导集中于山东分局,下设军政委员会。(二)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山东纵队司令部及山东分局合并办公,三个机关原有直属队共万余人,缩减至3500余人(含抗大、特务团、党校在内)。所有工厂、医院、学校及后方勤务机关均拨归各战略区或裁撤,分局、师部只保留领导机关,两个学校。加强各战略单位的工作与领导能力。师部、分局、山纵的干部统一分配。(三)山东纵队一旅拨归115师建制,胶东五旅亦成为机动部队,将来亦拨归115师。山纵其余各旅均拨归各军区,并将大部分散插入各地方独立团、营。(四)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和副书记黎玉均驻115师师部,与陈光、罗荣桓一块办公,由罗荣桓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彻底解决了山东根据地以前分局、115师、纵队领导各司其职,权力分散,关键时刻思想难以有效统一的问题。

  在西朱范村的日子里,刘少奇同志以一个革命家,思想家的战略眼光,胸怀全局,运筹帷幄,创造性,预见性地圆满完成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托付的力挽山东危局的重任,揭开了山东抗日斗争崭新的一页,为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史写下了最为辉煌炫目的重重一笔。而西朱范村,从此也走进了全民族解放事业的史册里。

文化教育之光

19418月,鲁南区第四地委正式成立。辖临沭、海陵、郯城、赣榆4个县。第四地委建立不久,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大量培养抗日干部的要求,第四地委决定在所辖区域内成立一所新的抗日中学,以改变抗战时期革命干部奇缺、迫切需要培养干部人才的现状。

1941年冬,第四地委在临沭县店头村召开小学教育座谈会,到会200多人,除就进一步办好小学教育等事项作出安排外,对如何创办抗日中学也展开了讨论。会议决定,行署主任刘白涛任抗日中学筹备主任,靳耀南和郇华民具体负责筹建抗日中学的工作。之后不久,第四地委又在西朱范村王得胜大宅院里召开了一次由地方士绅名流参加的座谈会,进一步商谈新中学创办一事,并借此扩大创建中学的影响。同时,要求与会人士积极推荐教师,保荐学生。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校的筹建工作就有了一定的雏形。各地的进步青年有100多名来校报名。经过行署批准,一大批有声望有水平,又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来校任教。有总务主任何谈斋、数学教员战冶山、物理教员李涤元、语文教员马峭、政治教员蒋奇,以及杨竹铭、江褚等人。

19422月,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在山东教育史上具有一定影响的这所学校终于在西朱范村正式开学。学校名称为“沭海中学”,朱明远任校长、郇华民任副校长、靳耀南任教导主任。沭海中学下设个班,一个师范班,两个中学班。文化基础较突出的学员编入师范班,成绩稍好一些的在中学一班,其他学员编入中学二班。中学二班又叫中学预备班,他们实际上学的是小学课程。三个班,每班大约都在4050人。学生总数大约160人左右,教职工加警卫班30余人,全校总人数近200人。学生来源大部分是招考进来的,也有一小部分是从各工作岗位调来的青年干部。

办学初始,郇华民就提出,这所中学是一所战时学校,要以延安“抗大”为榜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也应该作为这所学校的校风校训加以提倡。学校的一切方面要体现出为抗日战争服务的思想方针,办学方式要半军事化,从组织形式到课程设置,都要有军事科目,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可走社会配合中心教学工作的路子。学校教职学员也可以成为工作队,适时参加必要的战时工作。也可以走向场院、田头向群众演讲、演戏,成为宣传队。总之,要把学生培养成方向正确、意志坚定、有知识、有才艺的抗日革命人才。

课程设置上,与郇华民在沭宿海中学任校长时基本相同,沭海中学只是相应增加了政治课和军事课的比重,这也是与当时所处战时环境有关。教材大多是油印讲义,自编自讲。内容有《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大众哲学》《政治经济学》《论持久战》等。

学校实行供给制,与党、政、军机关工作人员待遇一样,免费供吃住。这是按照抗战时期组织上的规定,入学即为参加革命工作而给予的政治待遇。虽然是在抗日根据地,但生活条件仍然很艰苦。主粮大多是小米山芋干饭、高粱米饭、玉米窝头等;菜多数是豆腐、豆芽。最艰苦的时期,甚至吃糁子煎饼卷糊盐。敌人“扫荡”时,一天能吃一餐就很不容易了。

战时教学,有极大的危险性,遇有敌情,学校就要随时转移,流动性非常大。每到一个新地方,没有固定校舍,上课教学就成了大问题。为此,郇华民创造了一种“课桌凳”上课的教学模式。就是一个马扎,一块木板,遇到险情时,马扎与木板一捆,往身上一背即可转移。转移一处,环境稍微安定,小黑板往树上一挂,学生们就在树林里上课,既安全又方便。沭海中学发明创造的这种“课桌凳”教学模式,因其简便易行,轻盈实惠,很快就在周边其他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传遍开来,被广泛模仿应用,很受师生们的欢迎。

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到处充满着乐观向上、斗志昂扬的激情氛围。学生到哪里,哪里就有《沭海中学校歌》嘹亮的歌声:

“大海边,敌后方,

战斗的歌声到处在高唱。

镰刀闪亮,展示着崇高的理想,

铁锤铿锵,奏响着胜利的乐章。

同学们,

困难的环境,等待我们去克服,

革命的重担,需要我们去担当。

我们为抗日而学习,

我们为胜利而扛枪。

前进,前进,前进!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

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

沭海中学除战时转移外,大多时间就在王得胜家的大宅院里上课。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一一五师、省战工会入驻西朱范村后,机关就在沭海中学边上。这样,郇华民与山东分局领导、师部首长接触的机会就很多。只要有机会,郇华民就会请来分局、师部和途经此地的首长到学校给师生们作报告。时任115师政治部主任肖华,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北京市市长、农牧渔业部部长林乎加都曾到沭海中学作过报告。

西朱范村在全民抗战时期文化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作者单位:东海县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