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郡东海 > 历史沿革
海州古城的兴废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1-15 23:49:27

 

 

建于南北朝时代的海州古城,“东滨渤海,西绾徐、邳,北控齐鲁,南蔽江淮”,史家称其为“淮海东来第一城”,历史上南北纷争之际,“为淮、黄扼要之区”,故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海州古城从兴建到拆除,存在于世1444年,初建时主要用作军事防御,以后作为州治,历经数代兵火,在屡毁屡建中扩容,乃至成为周边海、赣、沭、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海州古城始建于南北纷争、战事不断的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年),当时,南朝镇远大将军马仙埤在锦屏山北侧筑土城和壕沟作为军事据点。土城规模不大,建在今海州钟鼓楼至东门隆起的台地上,长宽各0.5千米,城周1.5千米,设东西2城门,东门位于今甲子桥西侧,西门即今钟鼓楼门。土城主要用于防范入侵之敌,城内居住的主要是驻军将士。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在今灌云县龙苴首建“海州”。海州为南北朝交界点,战火不断。隋代,海州治所移于土城内。当时城内布局就是东门到西门一条大街和大街南北的几条巷子,城市功能和布局仍是战时性质的。其后,海州这座土城迭经唐末和五代时期的战乱,都较好地发挥了军事防御功能。同时,随着唐代和北宋年间社会比较稳定,海州土城作为一州之治所,城市功能日益彰显,城内官廨、民居、道路、寺庙等,布局有序,颇具规模,呈现一度的繁荣。

唐时,海州辖9县。不少商人到州城内外兴办店铺、经商,集市贸易繁荣;城内外兴建了不少寺庙;天宝年间(742755),人口达18万之众。

宋朝,海州茶叶市场已形成规模,且远近闻名。史书载,海州地区“山海之利,以盐茶为大端。”《宋史-食货志》载“海州为榷茶之所”。景德二年(1005年),北宋朝廷还向海州茶商发布征税诏书,因“海州茶善而易售故入钱之数,厚于他州。”海州地方官进贡的食货中,茶叶是一两不能少的。全国有六大茶市,海州茶市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大将张浚为抗金兵下令烧毁海州城,迁百姓去南方。绍兴三十二年,义军首领魏胜收复海州,为抵御金兵侵扰,在原城基础上修城浚壕,同时在西侧修筑土城(〈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西侧旧有土城。建筑年代不详),并在城外筑双重城,将白虎山围在城内。

宝祐三年(1255年),李璮重新加以修筑。当时为运输粮草进城,在西城开挖河道,引蔷薇河入城,名为市河。市河向东至二营巷东折向南,经州城西门(今钟鼓楼)前至南城墙内。景定四年(1263年),安抚使张汉英在市河上建成清宁桥(今钟鼓楼下)、东市桥(今秦东门城雕南侧)、西市桥(今北大街与新建西路交会处)等3座桥梁。

元末,西城因战事而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淮安卫分中前千户所千户魏玉等在西城故址上修复土城,与东城相联为一体。原东城西门围于城中,后改作钟鼓楼,称镇远楼。同时,疏浚市河,在市河入城处建成水门桥。

洪武二十四年,魏玉又将水门桥改为设栅栏的水关,俗称水关门。永乐十六年(1418年),千户殷轼环土城外壁加砌砖石,城墙上修筑凹凸型矮墙(即女墙)2496堞,建宿兵舍铺28座及敌楼、月城、吊桥、水关等战备设施。城墙高25尺,方圆9130步。砌建东西南北4个城门,东为镇海门、西为通淮门、南为朐阳门、北为临洪门。东、北城门外各筑一座月城。月城,又称瓮城,即为屏蔽城门的半圆形小城,用以诱敌入城而捉之,意为瓮中捉鳖。西城门外浚城壕,深6尺;东、西、北三城门外的城壕上筑吊桥3座。至此,奠定了海州古城最后的规模:南北长1千米,东西宽1.5千米,面积约1.5平方千米。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知州吴必学等对城池进行大修,在增高拓展女墙的同时,于四周修筑宿兵舍铺,城门外左右两翼修筑栅门。隆庆六年(1572年),知州郑复亨着力修筑城西一带,前后历时18年终为完整之城。

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匪入侵。知州周燧为便于防御,于西、南两城门外修筑月城,城周筑敌台9座,四角各建一座角楼。万历四十年(1612年),遭绵亘暴雨,城墙坍塌三分之一,知州杨凤补葺完固。

天启二年(1622年),为防白莲教起事,知州刘梦松忧虑西城墙低矮,难以防守,便带头捐出俸银,将西城长500余丈的城墙增高1米。西门至钟鼓楼相距2190步,南北两门相距2119步,屹立坚固。

明代,社会比较稳定,城内衙门、宅第、寺庙、商店、牌坊等建筑增多,城内道路主要是东门经钟鼓楼至西门的东西大街、南北大街、西南街等,主要街市有十字街、东市桥街和西门外街,十字街“通皆有集市”,西门外街“属通衢,比之诸市独盛”。

清顺治初,经常遭遇大雨,城墙多处倾圮,知州陈培基、陈尔靖先后修补完固。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8级大地震,波及海州,城墙倾坍十之二三。康熙二十四年,又遭大水。城墙坍塌十之六七,城内外几乎没有屏障。乾隆二年(1737年),知州郑谦向上争取拨款兴修城池,动工不到一半,即解任。乾隆二十三年,知州李永书在城内开玉带河,自城东马家汪至西水关,不久,因无水源而干涸。乾隆三十二年,州判彭方周与知州沈涟费金6789两,用了3个月时间将海州城池修筑坚固。这次大修,城墙外面砌以砖石,内侧只是夯土,未砌砖石,东西南北4座城门只在东门和南门保留了瓮城。通过疏浚,海州城外濠沟形成规模:东门至南门外城池深6尺,宽14丈,长1110步;南门至西门外城池深5尺,宽14丈,长2300步;西门至北门外城池利用连接蔷薇河的河汊,深6尺,宽41丈,长2190步;北门至东门外城池深5尺,宽37丈,长3215步。东、西、北三个城门外,设吊桥跨城壕之上,南门外城壕上有砖桥。

嘉庆年间(17961820),白虎山西北一带,皆为沙土。西门至北门的城池,多年淤塞,基本不见河形。而东北方城壕与新开的甲子河相通。

清代,海州古城的规模和明代大致相同,其布局基本定型。主要道路有东大街、中大街、西大街、西南街、北大街、南大街、二营巷和关庙巷等,宽度4.55米,中心路面多以条石铺筑。至嘉庆年间,海州城内形成以中大街为中心的格局,东西主轴为东大街(东门至钟鼓楼)、中大街(钟鼓楼至十字街)、西大街(十字街以西段);南北主轴为南大街(十字街至西市桥)、北大街(西市桥至北门)。钟鼓楼位于城内中心偏东位置,其东侧的东大街向西依次建有州判署、州署、吏目衙等官廨,其北侧(俗称州后)建有为调节粮价、备荒赈恤而设置的常平仓(粮仓)以及盐义仓等;钟鼓楼向西的中大街依次建有关帝庙、城隍庙、文庙、大慈禅寺等,管理教育的学正、训导署设在文庙内,管理佛教的僧正司设在大慈禅寺内;西大街向西依次建有游府署、守备署、千总、把总署等军事衙门,城内西北设有小校场,内驻守城军人;城内北部建有石室书院,有五间讲堂及用于科举考试的九间考棚,召集海州及寓两县治学态度好的秀才在这里研习;城内中大街上的学宫,经明、清历代复修,成了一座“宇聿新、宏敞壮丽”的古建筑群,俗称海州儒学、文庙。

商铺、百姓民居、寺庙等建筑,集中在中、西大街,南、北大街两侧和分散于城内各处;十字街、西市桥和西门外集市是城内外商业繁华地段。

清末民初,钟鼓楼以东的州衙等官廨改建为东海师范学校,这一地段主要为民居,商业繁华地段仍在十字街以东、以北范围内。民初城内布局,城内老字号店铺如天成公药店、三星饭店等,仍坐落在中大街和市桥以南的南大街地段;西门外,由于义德医院和锦屏磷矿等企业的运作,人流物流增加,形成了较为繁华的贸易集市。民国2126年(19321937),国民政府税警总团驻海州时,在古城朐阳门之西,正对白虎山东麓方向,增辟新南门;在城西水关门原址上增辟新西门。解放初期,古城内布局基本上如民国初。

鉴于海州古城的军事防御作用,进入和平年代后,其功能丧失殆尽,再加上当时旧社会留下的“摊子”有待于整治,故古城池的修复与抢救根本提不上议事日程。城外成段的濠沟逐渐淤塞,变为陆地。

1956年始,海州城墙被拆除,大部分城墙砖被用来修建海州电影院和海州中学。目前,只残存夯土城墙4段:海州钢窗厂东侧段,甲子桥以南段,旗杆巷南巷头以东段,原朐阳门以西段;城外廓尚存谢小楼以西段、朐阳门广场以东段、南园新村青龙涧北侧段、白虎山以西及市第四人民医院院内南侧段等4段。

海州古城作为海、赣、沭、灌地区千百年来的政治、经济中心,发挥了她应有的作用,历代不无赞美和褒奖之词。但实事求是地讲,拆除前的海州古城,既无南京古城的宏伟,也不及平遥古城的完整。海州古城方园9里的城墙,只有外面砌以砖石,内侧则是夯土漫坡,上有供人对行的小道,除东、南二门有瓮城外,城上没有敌楼、宿兵舍铺等设施,属简易且年久失修的城墙。海州古城随着城墙的消失,大部分寺庙、古建筑都随时间的流逝,特别是“文革”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只有钟鼓楼、双龙井等极少遗迹存世。

为了重振海州古城雄风,海州区委、区政府从实际出发,19896,开始修复钟鼓楼,拉开海州仿古城改造的序幕。至上世纪末,基本完成界定范围内中大街、西大街、南北大街、西南路、马路口、幸福南路、孔巷、关庙巷、中南路等9条街巷仿古建设任务。仿古建设累计拆除旧房7.2万平方米,兴建明、清格调仿古建筑17万平方米;扩建、新建道路7条;新增绿地5公顷;增加景观景点6个。一座具有明、清韵味的仿古城重现于世。

 

 

(摘自《连云港史志》,作者:孙大伟  张峦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