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郡东海 > 历史沿革
漫话东海县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2-07 13:04:25

 

 

东海县是古东海郡和古海州辖区之内的建置县之一。它历经七朝,是我市历史上最稳定、延续时间最长的建置县。按《连云港市志》等文献资料记载,东海县正式设县时间是泰始7年(公元471),正如《宋书•·州郡志》上“泰始7年,又设东海县,属东海郡。”而乾隆时期的《云台山志》、嘉庆年间的《嘉庆海州直隶州志》、道光年间的《云台新志》等地方志书对东海县起源的追溯已至秦汉时期。从现存的旧志书上我们看到,早期的赣榆县、古朝阳地盘上的搭山、新县,都曾是东海县的发祥地,分别称之为“郁州之东海县”、“东海旧县”、“东海新县”。存在于泰豫期间(公元471475)到元代至元20年(公元1283)的“正式建置”的南城东海县被称之为“东海废县”。古郁州山与古海州锦屏山隔海相望,其东面的郁州山即古东海县的辖地,它与古海州共同组成今天的连云港市区。换句话说,古东海县和古海州大陆便是今天的连云港市前身。

“汉赣榆县乃郁州之东海县”

汉赣榆县地,旧石器时代已有人居。夏商时属东夷,同属莒、祝其二国,秦时置赣榆县。汉时分赣榆、祝其、利城三县。汉时的赣榆县始在郁州,很多地方志书都已记载。像顾祖舆的《读史方舆纪要》就有“东海县在州东十九里,即汉赣榆县地,即郁州山也。”许桂林的《半古从钞》也有“汉之赣榆,古之郁州,今云台山也。”

而汉时赣榆县治所在哪?史志未见记载。今人张传藻先生在其《连云港地理与经济》一书中引用了《云台补遗》中“赣榆在新县村西南八里”一说。清代张謇、王文炳在考察赣榆地名时,提出赣榆因弇榆山而得名。称弇榆山的“弇”古读gai()。而连云港话读赣榆的“赣”也为gai。弇榆山在朝阳镇刘巷村境内,距新县村约8里。如果这两个说法成立,那古赣榆县治在朝阳刘巷弇榆山确定无疑。曹魏时古赣榆被省去。晋时复立。其时的赣榆县依然在郁州山,治所为艾不城。像《太平寰宇纪》对此就有“后晋移赣榆于此”的记述。

这个艾不城在哪?即今开发区朝阳东山。对于这个艾不城的来历,《太平寰宇纪》记述说:“相传田横避难(郁州),使(汉将)艾不所筑。垒石为城,城址尚存。土人称土城,前有烟墩、马道相连接。向东至田横崮止。”南北朝时,这个赣榆是宋明帝最先侨置的青州府所在地。《宋书•州郡纪》对此有专门记载:“明帝失淮北,侨立青州于赣榆,属东海郡。”很多地方志书都言明,古赣榆县便是古东海县的前身。

像宋代作为连云港市区发祥地之一的郁州山(今云台山)地区的古东海县,它成立于何时?它的发祥地又在哪?经过了哪些变迁?现今还有多少踪迹可寻?本文作者根据地方文献提供的线索就这些话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究。不当之处,敬请史志界的专家学者不吝指正。

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就有“今东海县(时指宋代)乃汉之赣榆”一说。乔绍傅在考《汉志》之赣榆时说:“赣榆非今之赣榆,乃郁州之东海县也”。

搭山下埋藏着“东海旧县”

“东海旧县”作为特指的名词最早出现在《江南通志》上:“相传云台有东海旧县、东海新县。旧县已沉没海中,新县即新县村也。”而明人顾乾的《云台山志》则明确地点明了这一东海旧县的名称及方位:“搭山,在孝妇祠西北二里。以与朱紫、马鞍等山联搭而名也,东海县治昔立于此。”而清道光年间谢元淮的《云台新志》则明确地交代了这一东海旧县乃至东海新县作为县治所的存在年间:“郁州在南北朝时为郁县、都昌、安流县、广饶县,治皆东海县地也。沿革不一,建置随时。《通志》所载,新县、旧县当为郁县、都昌诸治所耳。”

以上记述表明:搭山下有一个旧县治所,这个旧县治所和汉、西晋时的古赣榆县一样,都是东海县的前身。那这个“东海旧县”是什么县呢?综观南北朝时在郁州山建起的都昌、郁县、安流、广饶诸县,其中的都昌县是用汉时的旧名。因而,这个旧县肯定由汉时的都昌县延续而来。清道光年间新县人张才甫的《云台补遗》则为这一“沉没海中”的“东海旧县”的存在提供了具体的物证:“光绪八年,里人张克敏在虎山凿海塘,至五尺深,见街道,宽丈宰,皆条石所铺。虎山在搭山东,其为旧县沉没无疑。”

在民间也有《石花县沿新县建》的传说。说这个石花县在黄圩。在搭山附近,今有两个黄圩,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北,垂直距离均在4公里上下。这个传说中的石花县与旧志书上的“东海旧县”其地点、命运大体吻合。本世纪初出版的由周文军先生主编的《云台山资源经济》一书在介绍搭山时就称“据传原为石花县塌陷而成。”

沉了“旧县”建新县

正如《江南通志》所载,这个旧县因海涨而“沉没海中”。康熙年间,云台山还是悬浮海中的孤岛,更何况一千五六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而搭山海拔只有9米,又紧临海边,时常遭海潮冲击,它成为大海的殉葬品也非常正常。正是这次海浸,完成了旧县、新县的交替过程。朝阳镇驻地新县6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新县朝东街北,从朝阳会堂前至煤球场,再到新县中心小学后院,隆起一条高高的土岭,两端约呈90度角向南延伸。这就是旧县“沉没海中”之后建起的新县县城。此城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100米,平均高度3.5米左右,顶宽约5米,南北城门就在街中心南北走向的朝阳路上。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城形犹见。

对于这个东海新县城,崔应阶的《云台山志》在《原委》和《城村》章节中两次载明:“新县村即新县治”、“相传为东海县治,城址尚存”。而谢元淮的《云台山志》不仅在《建置》卷和《城村》卷中引用了崔志记载,还在《考证》卷中强调“新县村即新县治,县分新旧,建置随宜。”既然旧县、新县都是东海县的前身,又同处南北朝刘宋时期,而南北朝开朝时间是在公元420年,正式东海县始建时间是在公元471年,前后间隔也就50年。其间,未见除旧县、新县之外的与正式东海县有渊源的县存在的文字记载。

据此可以断定,“东海新县”就是公元471年“挂牌”成立的正式东海县之前的那个县。正式东海县挂牌之前,鉴于凤凰城地理位置更优越,发展潜力更大,汉昭帝时期(公元前86-82)又有凤凰翔集于此,一班人便开始酝酿南迁方案。历经七朝的“东海废县”

万事均有始和终,尽管凤凰城的地理位置等方面多么优越,从南北朝泰豫期间到元至元20年(公元1283),运转800余年后,最终还是被裁减,并入朐山县,成为“东海废县”。“东海废县”是连云港历史上最长的建置县之一。南北朝、隋代均属东海郡。唐代,先后属海州、环州,后仍属海州。五代时,这里先后被梁、唐、周所占,但州、县未变。宋时,海州归山东东路,但海州、东海县建置也依然保留。然而到元代至元20年,东海县终于走完了它的行程,并入海宁州朐山县。

“东海废县”以城池闻名。史志记载,该城古称凤凰城,又称郁州城、东海城、苍梧城,而当地人均称南城。此城首建于元徽年间(公元473-475),青州刺史刘善民累石为之,高八九尺,四面环海。明张峰的《隆庆海州志》记载,宋宝佑中,该城有较大规模的修筑:“旧有大小二城,贾似道献捷时筑。西南控海,东北抵山……大城连接小城,东西二面皆为一城,周十二里,皆砌以石,有东南北三门。”明永乐十六年,淮安卫指挥佥事周得辛,将该城增高二尺五寸,合并女墙共二丈二尺五寸。唐贞观13年,魏征巡视东海要塞时,为该城题写“宁海门”三字,勒石于南门。

四围沧海的“东海废县”,在南北朝时是一个重要的口岸,是郁州通往建康的重要枢纽。这个口岸的位置就在今窑场附近。据《连云港港史》介绍,这里有完备的建筑设施和供船舶停靠的泊位以及上水和生活供应的后勤组织。由郁州港启航南下经淮河口可入楚州;经运河可入洪泽湖至建康。唐时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到海州管内向东海县东海山东边”,其中的“东海县”、“东海山”就是这里。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游历海州时,欲登临此处,却有一道二十余里宽的海峡相隔,留下“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的遗憾。

“搬”了家的民国东海县

时隔700多年后的民国元年(1912),东海县的名字又恢复使用。这年,民国政府裁清海州直隶州,设东海县。原下辖的沭阳、赣榆县分治。同年4月,又将东海县东南的11个镇划出成立灌云县。这时的东海县和历史上的东海县已大不一样,县治所和县域大部都“搬”到了海州。原东海县辖地郁州山地区已划归灌云管辖。民国22年(19333月,设东海行政区,专员公署在东海县城海州。时辖东海、灌云、赣榆、沭阳、涟水5县;民国2427年,辖东海、灌云、赣榆、沭阳4县及连云市筹备处。境域大体相当于海州直隶州。海属地区习惯称呼“海属四县”就形成于这个时候。

海州,这个民国时期的东海县治所,从为县时间上,肯定远不能和凤凰城东海县相比。但海州自有海州的骄人之处,那就是从南北朝武定7年到建国前一直是州、郡乃至行政区治所,曾辖地619县。从遥远的秦汉走来,作为市区摇篮之一的东海县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它积淀了众多而又厚重的文化。这些文化,需要我们认真地挖掘、整理与保护,相信它对连云港市今日的经济与文化建设定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摘自《连云港史志》,作者:伏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