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郡东海 > 历史沿革
赣榆县、东海县、灌南县、灌云县历史沿革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2-18 18:14:18

赣榆县、东海县、灌南县、灌云县历史沿革

 

赣榆县的历史沿革

 

  赣榆县历史悠久。虞夏时地属东夷;殷商时地属人(夷)方;西周、春秋时为莒国、祝其国、郯国境域;战国时,先后归越、楚、齐领地。秦时置赣榆县,治于盐仓城,属琅琊郡。西汉时,赣榆县境形成赣榆及祝其、利城三县,分属琅琊、东海二郡。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封大司徒马宫为扶德侯,置国于赣榆,赣榆县移治郁洲(今连云港市北云台山)。公元198年,曹操废赣榆县,升利城县为郡。公元280年,西晋复赣榆县,移治艾不城,后复移治郁洲。南北朝时,赣榆兴废多变。公元470 年,南朝刘宋置青、冀二州治于赣榆县(郁洲)。公元530年,梁置怀仁县,隶于北青州。公元549年,东魏分置郡县,置义塘郡治黄郭戍,领义塘、归义、怀仁三县;置东海郡,治赣榆(郁洲),领赣榆、安流、广饶、下密四县;置武陵郡治洛要(今沙河镇城子村),领洛要,上鲜二县。公元583年,隋废武陵、义塘二郡及上鲜、洛要、义塘、归义四县,以怀仁县隶于海州。自此,隋、唐、宋,赣榆均称怀仁县,隶于海州。公元1167年,金改怀仁县为赣榆,此后从元、明、清直至中华民国,均称赣榆县。先后隶于淮安府海州、江苏省徐海道。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赣榆先后隶属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滨海专署。1945 9月,为纪念“血洒赣榆”的符竹庭将军,赣榆改为竹庭县; 195010月,竹庭县复名为赣榆县,隶于临沂专署。19531 月,赣榆县由山东省划归江苏省,隶于徐州专署;19833月,江苏省撤销各专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赣榆县划归连云港市。县人民政府驻青口镇黄海路32号。

  赣榆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源远流长。在赣榆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璀璨夺目的古文化和文化遗存。境内有春秋、秦汉时期的古城——土城、古城、盐仓城遗址;有孔子相鲁会齐侯的“夹谷圣踪”;有子贡晒书的“端木书台”;有秦始皇登秦山岛立石铭文的“秦东门”和其鞭石成桥的“秦山神路”;有奉秦始皇之命率三干童男女东渡日本国而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奠基人徐福的故里“徐福村”、“徐福祠”;有宋代抗金名相胡松年、明代光禄寺正卿裴天佑古墓遗址;有吴敬梓的“就读书堂”、近代大实业家张謇创办的“赣榆书院”等遗迹;赣榆县是革命老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罗荣桓、陈毅、肖华等在赣榆县留下了战斗足迹;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政委、滨海军区政委兼滨海区党委书记符竹庭将军,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将军、旅长田守尧将军,国际友人德国共产党员、记者、作家汉斯·希伯,日本反战同盟负责人金野博,国民党少将旅长、爱国县长朱爱周烈士等为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将鲜血洒在了滨海、赣榆这片土地上。

  赣榆县旅游景点遍布全县50多处,其中,历史遗留下的 “秦碑籀迹”、“端木书台”、“夹谷莺啼”、“吴峰望日”、“紫阳桥观”、“泊船石缆”、“兴庄夜雨”、“秦桥遗迹”等“赣榆八景”和正在兴建的小口海滨浴场、帆板运动场、游乐村及海州湾度假区等,都是到赣榆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还有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抗日山烈士陵园,气势雄伟,庄严肃穆,成为苏北鲁南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江苏省国防教育基地。

 

东海县的历史沿革

 

     东海县一带地域,在夏、商时属徐州,周代属兖州,春秋战国时相继属郯子、鲁和楚。秦朝始设朐县,先属薛郡、后属郯郡。汉立东海郡时,朐县改属东海郡,三国时魏改东海郡为东海国。南北朝时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在今云台山一带始建东海县,属东海郡,因当时县境东边临海而得名。东魏武定七年(549)始建海州。北周时改朐县为朐山县。从晋到隋、唐、宋几个朝代,屡有罢郡为州或改州为郡之变化,但这一带所建东海、朐山两县一直比较稳定。元代海州升为海宁府,后降为海宁州,元至正二十年(1360).东海县并入朐山县,明初,朐山县并入海州,属淮安府,辖赣榆县,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又将沭阳县划入。

   民国元年(1912)海州废撤,分为东海、灌云两县,初属江苏省徐海道,后属江苏省第八行政区。抗日战争时期,东海县沦入日寇之手,曾建伪东海县,属伪淮海。当时全县基本以陇海铁路为界分成南、北两个抗日民主政权。路南地区于194011月建立东海县,属华中局淮海区;路北地区于19415月建立东海办事处,同年8月改为海陵县,至1946年改为东海县,先后属山东省鲁中南区、滨海区、临沂地区。解放战争时期,在东海县范围内有三个东海县政权:路南、路北两个东海县是革命民主政权,还有一个建于海州的东海县是国民党政权。19495月,路南东海县撤销并入沭阳和灌云县,从此之后,只有一个东海县,属山东临沂专区。19505月,东海县与新海连市合并为新海县,同年12月撤销新海县,恢复东海县。1953年初,沭阳县将原属东海县的房山、安峰、平明等地划回东海县,郯城县也将桃林、山左口一带划归东海县,同时东海县改属江苏省徐州专区,195711月,县政府由海州迁至现在的牛山镇。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的体制改革,东海县由徐州地区划归连云港市所辖。

  东海为水晶之都。还有山左口乡大贤庄旧石器遗址,曲阳城遗址,鲁兰城遗址,有磨山烈士纪念、安峰山烈士陵园、吕祥璧烈士陵园。

 

灌南县的历史沿革

  先秦时,境域先后属鲁国和楚国。

  秦代,实行郡县制,境属朐县。

  汉初,归属仍旧。

  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封李广利为海西候(治今灌南县新集乡城头村),境域为之封地。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败降匈奴,废海西侯,改制海西县,隶属东海郡,至东汉,改属广陵郡。

  三国时期隶属曹魏。

  西晋末年,废海西县,境属朐县。

  南北朝至元,境域归属多变,或属朐县。或属朐山县。

  明清时,分属海州和安东县。

  中华民国时期,分属灌云县和涟水县。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曾于民国30年(1941年)在境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灌东办事处(县级),民国34年撤销。

  新中国成立后,仍分属灌云县和涟水县。19583月经国务院批准,析灌云、涟水两县部分乡镇,设置灌南县,隶属淮阴专区。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灌南县隶属淮阴市。19968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管辖。

 

灌云县的历史沿革

 

  灌云历史悠久,据《尚书·禹贡篇》记载,灌云县境属“东至海、北至岱、南至淮”的徐州之域。西周时地属兖州。春秋战国时期,属郯国,归越地,旋为楚域。秦时是朐县的一部分,先后分属薛郡、郯郡。汉代属东海郡。南北朝时,南朝宋武帝改朐县为朐山县。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549)首设海州于龙苴(今龙苴镇),统辖619个县,灌云县境为东彭城、海西、东海3郡的领地。北齐年间,海州首邑从龙苴迁至朐山,县境乃为海州辖地。至隋、唐、五代十国、宋、金仍为朐山县的一部分,隶属海州。元朝时属海宁州。明初改海宁州为海州,朐山县撤销,县境并入海州。民国元年(1912)废州设县,析海州直隶州为东海、灌云二县,县治始设板浦。因南带灌河水,北枕云台山,取二地名首字为县名,与东海、沭阳、赣榆合称海属4县,属徐海道。19333月,江苏省划13督察专员行政区,灌云属东海行政区辖地。解放战争时期,属苏、皖边区第六行政区, 1949年后属苏北人民行政公署, 1953年属江苏省淮阴专署。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管辖。

  民国设县时沿用旧制,全县政区为11镇,分别为:板浦、大伊、张店、湖坊、铁牛、新安、莞南、莞北、莞读、东路、西路。1927年,全县政区变更为614乡。即板浦市、大伊市、协和市、新莞市、三新市、响水市;14乡为:中飞、西临、苍梧、苍梧北、新县、墟沟、郁林、山前、大西、东辛、苇南、苇北、苇左、双港。1929年全县实行区乡制,为10个区。1934年并为7个区,分别为:板浦、大伊山、新安镇、杨家集、响水口、双港、墟沟,辖122乡,21镇。1935年因增设连云市,将东海县的部分沿海地区和灌云县的后云台、新县、墟沟、老窑等地划归连云市。 1940年底,灌云县部分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1945年底,全县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县政府驻三星镇(杨家集)。194810月第二次解放,县政府驻伊山镇。

  解放初,灌河南岸的响水口划入滨海县,盐河以西的南六塘河以南地区划归涟水、沭阳二县。东海县的南岗、陡沟、龙苴、新坝划属灌云。当时全县设置16个区, 185个乡(包括6个区属镇), 1026个行政村, 2940个自然村。1950年全县为11个区, 163个乡,6个区属镇,后增设l个四队区。1954年全县并为11个区, 150个乡,2个县属镇,3个区属镇。1956年合区并乡时,全县为8个区, 61个乡,2个县属镇,3个区属镇。1957年撤区并乡时,为17个乡、4个镇(不包括划入灌南县的8个乡镇)。

  灌南县1958年成立,以新沂河中泓为界,将新沂河以南的新安镇及苏光、陈集、海亭、树德、三口、李集、曙红7乡划归灌南县。同年新海连市的灌西盐场、燕尾镇划归灌云县。1958年底又将新坝划给新海连市。人民公社化时,全县成立了19个人民公社,不久并为16个人民公社,1个镇。从19621980年新设置4个县属镇,并增设沂北、鲁河等公社,全县辖22个公社,5个镇,5个场圃(另有5个省属农、林、盐场在境内)。

  1983年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管辖,并将南城镇、云台公社及省属云台农林场划归市区。同年实行体制改革,将公社、大队改为乡政府、村委会迄今。县政府驻伊山镇胜利路中端北侧。

  灌云县地势平坦,依山傍海,资源丰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有一条狭长岗岭地带,海拔3--35米,局部岗岭地520米;东部22.5米,局部在2米以下。县境有大伊山、小伊山、伊芦山等9座孤山,其中大伊山最高,高程2266米,伊芦山高程212米,其余都在100米左右。南北走向的河流有盐河、叮当河、忆帆河等;东西走向的有新沂河、善后河、东门河、五图河、车轴河、烧香河等。土壤有淤土、黑土、盐碱土和沙土等。淤土和黑土均属粘性土壤,分布在县中、西部平原地区;盐碱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虽经改良,尚未完全脱盐;沙土分布在岗岭地区和沿山地区。

 全县海岸线长321公里,滩涂为6493776亩,潮间带为1595254亩,潮上带已开发利用为盐田、对虾养殖4347131亩(其中芦苇滩852142亩),尚有551391亩没有开发。海上有开山岛、大狮礁、小狮礁、船山等岛礁,开山岛最大,海岸线长0626公里,面积0023平方公里,海拔364米。

    灌云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较多。县境有距今6300多年的大伊山新石器时期墓葬群遗址,64座石棺墓为我国最早的石棺葬遗存;有2100多年前西楚霸王项羽派遣大将在龙苴建的古城遗址;有唐代的伊芦山落神台摩崖造像,4O余座神像体态各异,造型生动;有清代大文学家《镜花缘》作者李汝珍纪念馆;清末武状元卞赓,著名学者许桂林,许乔林,楚霸王项羽麾下名将钟离昧等人的故里均在灌云县境内;大伊山南麓修建有肃穆庄严的烈士陵园,纪念碑正面“与日月同光”五个大字系谢觉哉同志亲笔书写。 

 

(摘自皀角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