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郡东海 > 史海钩沉
石梁河水库移民档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2-16 21:36:51

 

 

 

“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南水北调,为了一泓清水送京津冀,水源地的30多万百姓抛弃家舍,搬迁到十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之外的异乡,他们割断了绵延数千年并早已渗入其骨髓的亲情、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脐带,这种痛苦有谁能够理解?三年之后,当丹江口大坝的清水流到北京团城湖,在每一个家庭的水龙头里欢畅流淌的时候,有谁知道北京人所喝的每一杯水里,是溶进了移民的几滴泪的?”

摘自徐怀谦的报告文学《南水北调进行时》。

 

读了这段刻骨铭心的记述,让我几乎落泪,也激励我下决心要把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市接收两批移民的历史情况整理出来,让世人知晓。

从老书记的交代说起

早在1960年到1966年,我在市委办公室做秘书工作,经常跟随分管农村工作的市委副书记杨玉生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文革后期,杨玉生同志调徐州地区担任副专员,我们还保持密切的交往。

杨老调离连云港市后,时刻关心连云港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市委党史办寄给他的《连云港史志》刊物,他都认真细读,还推荐给曾在连云港市工作过的老同志阅读。去年8月,他在第四期《连云港史志》上读到我撰写的我和海州义德医院的一段情结之后,很快给我来电话,除了表示赞同我用历史的观点正确评价美国人开办海州义德医院的贡献之外,还建议我回顾一下上世纪连云港市接收两批移民的情况,为他们整理一份材料。因为当时移民作出的牺牲太多,而政府安置的力量却有限,至今想到此事还深感愧疚。老书记不仅交代任务,还几次来电话,介绍当时安置移民的一些情况,特别令我感动的是今年春天,老书记多方打听,听说徐州市档案局还保留新建石梁河水库和安置移民的有关历史资料(东海、赣榆和新海连市解放初期均属徐州地区管辖,1983年实行市管县之后,徐州专署和徐州市政府合并,所以地区档案都归交徐州市档案局),不顾九十高龄,亲自到徐州市档案局查找资料,并把有关资料的复印件用快件寄给我,为我整理这段历史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徐州市档案局保存的三份重要资料

为了较好地解决江苏、山东两省三县(即赣榆、东海和莒南县)的洪涝灾害和农田灌溉问题,江苏省徐州专署于1956年决定修建石梁河水库。目前,徐州市档案局还保存三份有关资料:

1、《关于石梁河水库工程的移民安置处理方案》,行文单位是江苏省徐州专署,时间是1956417日,发送单位是赣榆县、东海县人民委员会,文件上还有时任东海县委书记朱群的签名。文中指出:该水利工程按照拟定规划,共涉及山东省的莒南县、江苏省的赣榆、东海三县、四个区,淹没土地87764亩,39个村庄,7618户,32419人,拆毁房屋27822间。其中山东莒南县(略);赣榆县淹没土地48828亩,应迁移24个村庄,4320户,18636人,拆毁房屋15438间;东海县淹没土地12524亩,应迁移村庄6个,1224户,5414人,拆毁房屋4467间。方案规定:两县应迁移群众除赣榆迁出4120户,17736人至新海连市开垦荒地外,其余均就地安排……方案还规定:迁移开荒的群众,房屋补贴以每口人平均0.8间,每间暂定180元;移民口粮、火草每人每月平均补助30斤,补助时间为12个月;移民迁移的运输补助,每户平均30元(从迁移地点至新海连市100华里)。按每500人新砌一眼水井,每眼120元;耕畜按每50亩地一头牛,除现有耕牛再补助二分之一,即每100亩地补助耕牛一头,每头耕牛暂定140元。另外,有关种籽、农具、损失青苗费,以及坟墓拆迁等等都有具体规定。

2、有关《莒南、郯城、赣榆、东海四县移民问题座谈会记录》。行文单位是徐州专区石梁河水库工程指挥部,行文时间是1959127日。该文形成四项决议:第一,水库灌溉水位26公尺,汛期蓄洪水位28公尺,28公尺以下村庄一律迁移;第二,全部移民工程确定在19605月底以前做好并迁移完毕,以保安全;第三,民房拆迁由于地区不同,地区差价等问题,山东两县按迁移人口每人39元,江苏两县拟江苏省规定迁移人口每人30元包干执行;第四,公用房屋在充分利用旧料的基础上,山东两县草房拆迁每间补助120元,砖房拆迁每间补助160元(包括乡人委、门诊所、中小学校、供销社等),江苏两县仍按江苏省规定。当时四县代表都在座谈会上签了名,东海县代表是赵芳庭、赣榆县代表是芦家佩。

3、有关《赣榆迁移新海连市后部分群众所需安置费用估列表》,其中安置费6项,计3286680元;生产资料补助费12项,计846237.6元;补偿费4项,计853465元;水利建设费1500000元,总计6486382.6元。

从这三份档案资料看,当时党和政府对石梁河移民的安置工作是高度重视的,考虑很周到,工作很细致。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按实际迁移人口计算分摊到人头,每人仅有3600多元,比起时下三峡工程移民安排、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安排,物质条件相差甚远。

接收安置赣榆移民的一些情况由于时隔多年,笔者当时又没有直接参与这项工作,只能根据有关史料和当事人的介绍,简略地回顾一下安置情况。

据《连云港大事记》记载, 1958年,1959年自赣榆(因建石梁河水库)、新沂县(因骆马湖蓄水),两地迁来本市的移民有1538户,6814人。其中赣榆县790户,3503人,新沂县748户,3310人。安置从事工业生产的有1248户,5753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有290户,1060人(从事工业生产的主要分配到锦屏磷矿、连云港务局等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分配到海州区锦屏公社和新浦农场)。

放在新世纪,这1000多户、6000多口人不算什么,而当时我市辖区范围很小,1960年全市总人口仅有247291人,其中农业人口52849人,加上面临减少城市人口和精简职工的艰巨任务,所以说当时安置移民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为了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市委、市人委专门召开会议作了动员部署,并成立移民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但由于当时补偿标准较低,我市财力不足,整个移民安置工作困难较大,亏欠较多。

住房是移民安家立业的根基。移民迁来之前锦屏公社根据政府规定标准抢建了一批简易平房,一排几十间,每隔三间砌一道墙,住一户移民。由于墙是用芦柴和泥巴糊起来的,透风又透音。据杨玉生老书记回忆,有一次去锦屏检查移民安置情况,副社长李兆本告诉他(李原在赣榆工作,随移民安置调到锦屏公社),移民中流传一句顺口溜,说是:

一家放屁,三家听见。

一家烧火,九家冒烟。

可见房子简陋到什么程度。生产条件两地差距也很大。据在锦屏公社工作十几年的程学俊同志回忆,锦屏公社地多人少,土地贫瘠,耕作粗放,许多生产队是人无厕所猪无圈,一亩地一年能收一笆斗粮食(五六十斤)就算好收成了。而赣榆移民家乡土地虽然不多,但土质好,耕作细致,牲畜农具比较齐全,产量较高,这是影响移民情绪安定的主要因素。

据程学俊同志介绍,当时赣榆移民大都安置在刘顶、桃花、酒店、岗嘴几个大队,有的是单独建立生产队,有的是和当地农民混合编队。从实际情况看,单独编队效果好,因为社员与队干都是同乡,彼此了解信任,便于开展工作,情绪比较稳定。由于故土难移,加上一些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好,开始一段时间,移民到公社、海州区、到市里上访的较多,有少数移民竟然拖家带小跑回赣榆老家。据老书记杨玉生同志回忆,他曾几次接待移民上访。

上访内容主要是房子、耕地农具、青苗赔偿以及锦屏公社的生产条件等问题。有一位中年妇女还哭诉丈夫早年去世,埋葬在老家赣榆,自己死了以后,能不能和丈夫合葬问题。令杨老特别感动的是,不论是平时上访,还是文革中上访,移民群众都很讲道理,从不大吵大闹,更没有动手动脚的现象。

由于公社、大队干部长期耐心细致地做移民的思想工作,注意生活安排,加上19631964连续两年获得好收成,移民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少数跑回赣榆老家的移民又自动回来,公社照样热情欢迎。其间,上任不久的市委书记田诚同志,了解了移民的困难情况后,亲自向省领导反映。1

9621117日,江苏省人委向我市移民发放生活困难救助金2万元,虽然钱数不多,对广大移民来说却是一次莫大的鼓舞。据程学俊同志介绍:随着生产的发展,移民情绪的稳定,锦屏公社出现许多新气象:

一是上访的移民基本上没有了;

二是许多移民家庭开始建新房,忙着子女结婚;

三是移民中许多生产骨干被挑选到生产队长、大队长和大队书记领导岗位;

四是全公社农业生产蒸蒸日上,1964年荣获全市丰产竞赛红旗。

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段历史石梁河水库于195812月动工,赣榆、东海两县共出动民工28万人,完成初建土方648.7万立方米,石方19.5万立方米,技工工日12万个,投资2115万元。经过四年努力,到1962年水利枢纽工程全部竣工。

目前,石梁河水库总泄洪最大流量达10000立方米/秒,总库容5.31亿立方米,最大水域面积90.9平方公里,是国家大(二)型水库,在江苏省水库中排名第一。该水库承担着防洪排涝、农业灌溉、调节水位等重要任务,是连云港市区防洪的重要屏障,更是东海、赣榆两县90万亩农田正常生产的重要保障。2008年,石梁河水库又被列为连云港市备用水源,石梁河战略位置得到进一步提升。

俗话说,野饮水不忘打井人冶,当我们拥有这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供水、养殖功能的大型水库时,我们不能忘记为修建水库付出辛勤汗水的东海、赣榆两县的几十万父老乡亲,更不能忘记为修建水库而远离故乡,抛弃家舍,受尽辛苦的几千户移民。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摘自《连云港史志》,作者:张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