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年鉴编纂 > 大事回眸
《东海年鉴》2005年总述部分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12 04:47:58

 

海 县
 
【概况】 东海县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西行第一县,是闻名中外的“中国水晶之都”。全县辖22个乡镇、2个国营场、1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市级旅游度假区,366个行政村,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人口114.43万人。东海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陇海铁路横贯东西,连霍、同三、京沪三条高速公路纵横县内,204、310两条国道在境内交汇,连云港民航机场坐落其间。东海矿产资源丰富,水晶、石英储量超过3亿吨,储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东海温泉远近闻名,被誉为“华东第一温泉”,温泉旅游度假区已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疗养的胜地。
2004年,东海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68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2%;一、二、三产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4.35亿元、22.83亿元和21.50亿元,分别增长8.7%、18.7%和10.1%。实现财政收入3.4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4亿元,分别增长13%和5.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80亿元,分别增加8.32亿元和5.57亿元;贷款余额26.40亿元,比年初增长3.60亿元。
 
【农村经济】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5.36亿元,增长15%。农业增加值24.35亿元,增长8.7%。粮食生产强势增长,总产达99.82万吨,增长25.3%,创历史最好水平;油料总产6.88万吨,增长27.2%。绿色东海建设进展顺利,全年造林220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18.4%。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县。产业化经营再创佳绩,新增惠康油脂等16个重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增长62.7%。富民工程进一步加快,全年劳务输出18.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亿元。
 
【工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户,实现工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4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4亿元,税收61.04亿元,利润9.37亿元,分别增长47.8%、45.4%和70.2%,产销率达98.9%。完成工业用电量4.44亿千瓦时,增长44%。完成工业入库税收1.08亿元,增长32.8%。新上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5个,浮法玻璃、东联光学等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4个,获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2个,申报专利82件,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启动实施,整体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外向型经济】 加大招商力度,招商总量、项目档次、利用外资等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8项,利用外资8372万美元,同比增长8.2%,实际利用外资4201万美元,增长103.3%,荣获“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倍增奖”表彰;引进内联资金19.7亿元,同比增长101%。外经外贸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外经营业额4202万美元,同比增长17.9%;实现外贸出口总额5952万美元,同比增长68.1%。
 
【城乡建设】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19亿元,同比增长41.1%。城市建设完成投资8.9亿元,完成建筑总面积37.75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9.6平方公里。瓯龙世纪城、水榭花都、阳光花园等新区重大房地产项目和广电中心等项目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6.3亿元,安峰镇创建为省级新型示范镇,青湖镇创建为市级新型小城镇。交通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323省道南环城段、市县路机场至奔牛广场段完成路基施工,马陵山战备路等5条县乡道路建成通车,全县通车里程达1812公里。
 
【服务业】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亿元,同比增长11.9%。商贸流通进一步繁荣,五星电器、文峰服饰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东海,假日广场、双湖农贸市场建成投入运营,有城乡商品交易市场60个,成交额45亿元,同比增长10%。新增个体工商户5005户、民营企业477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增长45%。商标战略全面实施,获批省著名商标2枚、市知名商标4枚。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5亿元。
 
【人民生活】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438元,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38元,同比增长11.5%。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3.45万人,同比增长12.5%,其中城镇4236人,同比增长9.2%。养老保险新增扩面3139人,实现困难职工再就业3297人。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入地下5000米】 12月21日14时16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进到井深5000米,这意味着这一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原定钻井工程目标已经达到。该钻进项目的完成在我国钻探技术史上建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总投资7000万美元的台玻东海玻璃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亚洲最大的玻璃制造商台玻集团投资7000万美元的台玻东海玻璃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于10月20日正式投产,年产玻璃10万吨。一期工程仅用7个月零10天即竣工投产,创造了“东海速度”和“台玻效应”。
 
【总投资5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 11月16日,由东海东方热电有限公司和加拿大枫叶公司合作成立的连云港晶都热电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17.3公顷,一期投资总额3.8亿元。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为2.75亿千瓦时,年销售收入2亿元。
 
【总投资2.1元的中联巨龙水泥粉磨站项目开工】 9月23日,由中联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共同投资2.1亿元的中联巨龙水泥(连云港)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举行开工仪式。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润1500万元。
 
【国家重点工程大石埠、贺庄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开工建设】 3月18日,国家重点工程大石埠、贺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历时一年,完成后将有力地改善水库灌区灌溉条件和提高水库防洪工程标准。
 
【“中国硅网”项目通过验收】 2月20日,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由东海县生产力中心、东海县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承担实施的“东海县硅资源深加工产业网络服务平台(中国硅网)建设与应用”项目进行验收。该项目自2002年获省立项实施,2003年12月完成全部指标,此次顺利通过考评验收。
 
【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通过评审】 1月16 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建立“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该基地是苏北首家在县级行政区域建设的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基地,标志着东海县硅资源深加工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建设迈向了一个高层次、宽领域的发展空间。
 
【东海县被确定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点实施县】 2004年,东海县被省政府列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点实施县。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由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重大科技工程,旨在通过培育新品种推动东海县粮食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提高。
 
【东海县被确定为全省第三批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区域】 7月13日,江苏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批准确定东海县为第三批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域。实施知识产权试点区域将大大提升东海县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能力,增创全县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东海县通过全国科普示范县验收】 4月22日,由国家科协组织的验收组对东海县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12月底,东海县被正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成为苏北惟一获此殊荣的县。东海县科技局荣获“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户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项目通过国家级验收】 全县户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项目,主要是引导建池户推广“猪沼果(菜)”等生态能源模式,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三沼”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家园。9月7日,该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
 
【东海高级中学顺利晋星】 7月21日,东海县高级中学通过省教育厅“四星级”验收,正式成为江苏省办学级别最高的“四星级学校”之一。
 
【东海县海王石英公司喜获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东海县海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用滤紫外线低羟管中试研究”列入国家中小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资金支持42万元。该项目是东海县第一个获批实施的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平安创建”通过省验收】 东海县“建设平安东海,创建最安全地区”12月底通过省考核验收,并获省委、省政府“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县”荣誉称号。
 
【尹湾汉墓简牍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东海县尹湾汉墓简牍成为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为尹湾汉墓进一步申报具有世界级文化价值的“世界记忆工程”提供了客观依据。尹湾汉墓简牍是1993年在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一组西汉墓葬中出土的。简牍系统完整地记载了距今2000年前的西汉末期东海郡的官吏设置、官吏升迁和免职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中国最早、最系统的西汉郡行政档案。
 
【东海县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东海县林业用地4万公顷,林业覆盖率达18.4%,农田林网绿化率达93.6%,全县活立木蓄积量达98万立方米。4月份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牛 山 镇
牛山镇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西行第一座县城驻地,东海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92.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50公顷,辖18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12.52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237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92元,净增492元。全镇建成了330公顷恒温蔬菜基地、33公顷花卉示范园基地和100公顷梨枣、意杨基地,肉鸽、肉牛、淮海黑猪等特种养殖均已形成规模。针织服装、灯丝灯具、硅产品、专业市场四大支柱产业初步建立,拥有独资、合资、私营企业400余家,出口产品近2000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50个国家和香港地区。果蔬批发、建筑材料、装饰装潢、农资批发等八大专业市场年营业额均逾亿元,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年成交额突破8亿元。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财政十强乡镇”、“社会治安安全镇”和“安全生产达标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何东明
镇 长 朱其刚
 
安 峰 镇
安峰镇位于东海县城南12公里,因安峰山而得名, 境内的安峰水库为江苏省第二大人工水库。全镇总面积13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67公顷,辖26个行政村,总人口6.27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109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4元,净增379元。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金红石、红宝石、蓝宝石、水晶、玄武岩等12种矿藏,其中金红石、石榴子石的储量及品位居全国前列,开发价值高,利用前景广阔。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安峰镇大力开发金红石、石英砂、玄武岩“三块石头”,积极发展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全年新增5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柏朗实业、环保板、晶峰电光源等过千万元项目6个;新增个体工商户232户、私营企业42家,工业经济走向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顺利通过省级新型示范小城镇验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先进乡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委书记 陈启发
镇 长 周兴干
 
白 塔 埠 镇
白塔埠镇地处连云港市区与东海县城的中间地段,连云港民航机场座落境内,东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同三、连霍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内河航运连接长江。全镇总面积103.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2公顷,辖16个行政村,人口5.88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亿元,同比增长16.4%;财政收入62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73元,净增380元。镇内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优质稻米、无公害蔬菜两大基地获批认证。沿市县路工业长廊已具规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大批国内外客商纷纷来镇投资兴业。目前全镇共拥有工业企业345家,其中,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9家,初步形成了硅系列加工、机械制造、生物肥料、水泥建材等特色支柱产业,投资2.1亿元的中联巨龙(连云港)水泥粉磨站项目2004年开工建设。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全国首批发展与改革试点小城镇”;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被省农林厅、体育局评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推进,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安全乡镇”称号。
党委书记 张述新
镇 长 孙中华
 
平 明 镇
平明镇位于东海县东南部,东临市区,南与灌云县、宿迁市接壤,蔷薇河、淮沭新河等四大河流穿境而过,连徐高速公路横穿全境。全镇总面积157.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0公顷,辖24个行政村,人口7.08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亿元,同比增长13.3%;财政收入16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4元,净增407元。粮食产量稳居全国亿斤粮乡之首,建成了6667公顷优质稻米和667公顷无公害稻米基地。工业形成硅资源深加工和稻米深加工两大支柱产业,以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和惠康油脂有限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撑起财政收入半壁江山。2004年全国星火富民工作现场会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推进会着重参观了平明的水稻高产示范核心区。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牵手致富工程先进单位”、“财政十强乡镇”、“社会治安安全乡镇”。
党委书记 李树启
镇 长 张加志
 
山 左 口 乡
山左口乡位于苏鲁交界的马陵山东麓,与山东省郯城县接壤,是连云港市的西大门,著名的大贤庄遗址坐落境内。境内交通便捷,310国道和236省道横贯东西,距京沪高速公路仅10公里。全乡总面积89.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33公顷,辖15个行政村,人口3.99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亿元,同比增长16.1%;财政收入76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98元,净增267元。矿产资源丰富,盛产蛇纹石、白云石、石英石等多种矿石,其中蛇纹石储量居亚洲前列。农业生产独具特色,已形成花生、山芋、板栗等六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化工、建材、轻工、食品、采矿、铸造等十多个行业,水晶粉及高纯熔融硅微粉、精密铸件、抽纱工艺品、板栗等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地,果酱、花生食品等畅销全国二十多个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已建成商住楼二百余栋,市民广场、文化中心、河滨公园、商业步行街等粗具规模。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财政超常规增长乡镇”。
党委书记 司相同
乡 长 王 华
 
温 泉 镇
温泉镇地处苏鲁交界羽山南麓,位于东海县城西北17公里处,310国道横贯东西,“内网外环”的交通格局打造出温泉镇独特的交通优势。全镇总面积35.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3.3公顷,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人口1.55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9万元,同比增长12.5%;财政收入364.9万元,同比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3901元,净增392元。拥有“泉、山、墓”为代表的丰富旅游资源,温泉水远近闻名,有“华东第一泉”美誉。全镇拥有宾馆、洗浴休闲中心、会务商展中心20余家,五星级宾馆江苏福如东海温泉大酒店等5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即将开工。镇内环境不断优化,“一环、一带、一场、五区”的框架布局已具雏形。旅游观光农业迅速发展,兴建了农业观光园、羽阳梨园、尹刘湾葡萄园和羽山桃园等一批农业生态园,投资1.2亿元的农趣园项目即将开工。2004年,被市政府授予“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和“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党委书记 胡广林
镇 长 胡广林
 
房 山 镇
江苏百家名镇房山镇,是闻名遐迩的水晶、意杨之乡,因境内房山而得名。镇驻地距县城10公里、连云港民航机场15公里,245省道纵穿南北,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全镇总面积149.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0公顷,辖25个行政村,人口7.59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82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91元,净增347元。全镇初步形成速生意杨、浅水藕、稻田养殖、无公害稻米、良种畜禽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林木业、米业、硅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拥有木材工业园区3个、硅业发展基地2个。总投资1200万美元的新加坡独资企业连云港宏杨木业公司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东海县的形象企业;华源石英、海盛科技等3家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硅加工龙头企业全部竣工投产。2004年,被市政府评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城镇建设先进乡镇”、“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党委书记 孔繁清
镇 长 张 辉
 
横 沟 乡
横沟乡位于东海县城北15公里,北与山东省临沭县接壤,310国道横穿东西,苏鲁公路纵贯南北。全乡总面积66.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公顷,辖12个行政村,人口3.20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30万元,同比增长13.4%;财政收入20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3元,净增216元。农业经济特色鲜明,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个,创“禹王”牌山养草鸡蛋品牌1个。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硅制品深加工粗具规模,熔融石英、棕刚玉、高纯硅微粉、碳化硅等硅产品大量出口日、韩等国。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全乡拥有中学1所、小学4所、中心幼儿园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幼儿入园率达100%。2004年,被市政府评为“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党委书记 赵海清
乡 长 许兴江
 
洪 庄 镇
洪庄镇地处东海县西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陇海铁路贯穿境内。位于镇驻地的阿湖客货站,年货物吞吐量80万吨,是苏北、鲁南地区货物中转集散中心。全镇总面积67.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0公顷,辖13个行政村,人口3.27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亿元,同比增长13.65%;财政收入29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1元,净增475元。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建有万亩优质桃树基地、千亩蔬菜基地,并通过省无公害品牌认证。同时,形成133公顷小麦良种和33公顷优质水稻制种基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石英加工成为新兴产业,全年新增5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个。交通运输业是其重要产业,驻地火车站年货物吞吐量达80万吨,为东海县之最。小城镇建设强力推进,新建商住楼41栋,修建排水管道1500米,完成镇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文教卫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被命名为“连云港市新型文明小城镇”。
党委书记 郑申文
镇 长 冯晓宏
 
黄 川 镇
黄川镇地处东海县东北部,310国道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93.83平方公里,耕地4400公顷,辖22个行政村,人口5.86万。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收入68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34元,净增471元。农业经济特色鲜明,有“中国草莓第一镇”之称,形成了万亩草莓、万亩桑、万亩蔬菜、万亩林的“四万”农业特色经济板块。万亩草莓通过国家级无公害认证,红提葡萄、水稻、小麦、蛋鸡等4个农产品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认证。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区拥有工业园区2个,固定资产投资达5.5亿元,形成了缫丝、食品、纺织、建材、化工、粮食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全省闻名的黄川米市,年加工销售优质大米30万吨,生产的“黄川牌”、“金轮牌”大米热销山东、河南等20个省市。东海大型韩资企业———连云港越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速冻果蔬、调味品等产品畅销韩、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2004年,被省农林厅评为“江苏省无公害产业基地”;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安全镇”、“卫生镇”称号。
党委书记 吴创新
镇 长 张 孟
 
李 埝 乡
李埝乡位于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310国道和洪夏公路纵横境内。总面积70.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32公顷,辖11个行政村,人口3.06万人。2004年全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28万元,同比增长13.8%;财政收入18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8元,净增265元。无公害农业粗具规模,形成1333公顷无公害山芋、1533公顷无公害优质小麦、1667公顷无公害优质花生、333公顷无公害优质杏等4个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生猪年饲养量5.8万头,黄牛年饲养量2.8万头,是全市养牛之乡。工业形成了生猪加工冷藏、高含量复混肥生产、淀粉和无公害山芋粉丝加工等支柱产业,现有生猪屠宰加工冷藏企业5家、复混肥生产企业4家,无公害山芋粉丝年生产能力超过8000吨。2004年,新上年产5万吨复合肥等3个过500万元项目。特色市场渐具规模,山芋市场、花生购销市场、黄牛和仔猪交易市场已发展成为苏鲁交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市场。小城镇建设步伐较快,新建了农民休闲广场,设立了体育健身路径,是江苏省首批群众文化先进乡、江苏省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基础。2004年被市政府评为“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单位”、“草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刘 林
乡 长 杨金传
 
南 辰 乡
南辰乡位于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地处石梁河水库上游。总面积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公顷,水域面积700公顷,滩涂面积680公顷。辖9个行政村,人口1.82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6万元,增长13%;财政收入12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5元,净增333元。农业重点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两大主导产业,黑鱼养殖面积达100公顷,精养黑鱼80万尾,实现销售800吨;网箱养鱼11000箱,三禽饲养量55万只,生猪饲养量达2.2万头,已建成45个规模禽场。工业经济扩量增效,新上工业企业8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初步形成了工艺品、医药中间体、熔融石英三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繁荣兴旺,新增个体工商户46户,外出劳务6000人。小城镇建设呈现新气象,“三纵四横”粗具规模。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牵手致富工程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李 彬
乡 长 李树军
 
浦 南 镇
浦南镇位于东海县东端、连云港市西郊,陇海铁路、310国道、新牛公路横穿东西,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123.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0公顷,辖20个行政村,人口5.79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亿元,增长16%;财政收入2233.1万元,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4831元,净增487元。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食用菌、浅水藕、大棚蔬菜、稻田养殖、林木育苗、毛皮动物养殖、海洋渔业捕捞等已形成一定规模。浦南开发区不断扩展,各项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实现了“七通一平”。以开发区为依托,工业经济总量迅速膨大,进一步形成了电力开关、线路器材、硅系列、管桩等十几种优势产品30多个系列,规模以上企业12家,实现产值3.6亿元。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财政十强乡镇”。
党委书记 朱加刚
镇 长 曹 杰
 
青 湖 镇
青湖镇是一座百年古镇,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位于东海县城北部20公里,310国道与245省道在镇驻地交汇。总面积94.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69公顷,辖20个行政村、1个庄园,人口5.45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亿元,同比增长12.7%;财政收入40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8元,净增348元。全镇拥有个体工商户6000余户,每天流动人口近2万人;商贸兴隆,拥有2个工业区8个私营小区,形成了硅微粉、柳编玩具、优质稻米、服装、板材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产品畅销海内外。农业经济粗具规模,全镇建成2667公顷优质麦基地、2000公顷优质稻基地、267公顷稻田养殖基地,形成了310线绿色通道林果示范带和245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带。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新建商住楼88幢,水泥路、路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逐步实现美化、绿化、硬化、亮化。社会事业发展迅猛,镇区基本普及有线电视,建有水厂4个,供水覆盖面积达80%。2004年被省政府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体育先进镇”。
党委书记 高喜亮
镇 长 宋长早
 
曲 阳 乡
曲阳乡位于东海县西南部9公里处,西部与新沂市接壤,因乡驻地为汉代曲阳县城遗址而得名。境内交通便捷,连霍高速公路、徐海路横贯乡境。总面积7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67公顷,辖12个行政村,人口3.60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5.5%;财政收入3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2元,净增358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益初步显现,已形成用材林666.67公顷、经济林66.67公顷、藕田133.33公顷,建成了全市最大的芦荟基地和泥鳅养殖基地。工业经济迅速增长,现有工业企业50余家,主要生产压电水晶、晶体切片、熔融石英、石英砂等硅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以水晶粉、熔融石英、石英粉等为基础,以谐振器、频率片、石英晶体深加工为龙头的硅产业基地。2004年,被市政府评为“牵手致富工程先进单位”、“社会治安安全乡镇”。
党委书记 范益春
乡 长 刘树军
 
石 榴 镇
石榴镇位于东海县城北3公里,245省道穿境而过,北距310国道10公里。全镇总面积7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85公顷,辖18个行政村,人口5.97万。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69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76元,净增591元。石榴镇是东海著名的“蔬菜之乡”,现已形成2000公顷创汇蔬菜基地和2668公顷优质无公害稻米种植基地,建成20公顷石榴、68公顷日光温室草莓、36公顷雪枣等5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业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现有工业企业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形成了石英玻璃、塑料制品、机械电子、建筑材料、照明器材等十大系列、130多个产品,50多个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工商户3000多户,从业人员1.5万。全镇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繁荣,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安全乡镇”。
党委书记 孔庆亚
镇 长 刘明亮
 
石 湖 乡
石湖乡位于东海县城西郊,陇海铁路横贯全境,峰泉路纵贯南北。全乡总面积72.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0公顷,辖11个行政村,人口2.85万人,是著名的“西瓜之乡”、“创汇蔬菜之乡”。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亿元,同比增长13.8%;财政收入34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5元,净增378元。现已形成林木、瓜果、蔬菜、特种水产养殖、奶牛养殖和稻麦良种繁育等六大农业科技园区。工业初步形成了硅资源和农副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龙新石英、石湖石粉厂、大平乳业、源松食品为龙头的一批工业企业快速崛起。全年新增私营企业8家,个体工商户83户,固定资产投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3个。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为“社会治安安全乡镇”、“草危房改造工作先进乡镇”、“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党委书记 刘廷富
乡 长 尹道云
 
石 梁 河 镇
石梁河镇地处东海县北部,座落于江苏省最大人工水库石梁河水库南岸,西与山东临沭接壤,北与赣榆交界, 245省道纵横南北。全镇总面积70.83平方公里,耕地2940公顷,辖15个行政村,人口4.01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同比增长9.5%;财政收入3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0元,净增306元。石梁河镇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葡萄、草莓、板栗、大枣等干鲜果品,是江苏省“葡萄之乡”和连云港市“果品之乡”。现已建成1000公顷无公害葡萄基地、333公顷无公害草莓基地和2万只无公害网箱养殖基地,种养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工业企业已达30家,形成了碳化硅、石墨、板材、水产品、冷冻加工、弹簧钢板、精细石英砂和化工等10多个行业。全镇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繁荣,交通、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是连云港市新型小城镇。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安全乡镇”、“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黄立强
镇 长 韩继承
 
双 店 镇
双店镇位于东海县西部,310国道、洪夏公路、东郯公路在境内交汇。全镇总面积117.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66.67公顷,辖15个行政村,人口4.76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亿元,同比增长35.7%;财政收入34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4元,净增221元。全镇建成优质花生、牛羊、甜柿、苗禽炕孵四大农业示范基地。花生总面积2000公顷,总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省乡镇之首。甜柿总面积666.67公顷,是全省最大的甜柿生产基地。拥有百头牛场2个,全市最大的波尔山羊繁育中心1个,实现户均3头牛、人均3只羊,被市政府命名为“养牛之乡”。年炕孵苗禽500万只,是苏北鲁南最大的苗禽炕孵基地。2004年被省农林厅命名为“无公害畜禽基地”。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滑石粉、融熔石英、刨花板、铸件、石英砂等优势产品,其中顺达石英制品厂、开泰融熔石英厂、世林食品有限公司,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打出了响亮的企业品牌,拥有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现代化小城镇已粗具规模,镇区商贾云集,形成了花生、牲畜、果蔬三大交易市场,电力通讯、道路交通、教育卫生、文化中心、金融保险等基础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校”、“牵手致富工程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杨 龙
镇 长 李 斌
 
桃 林 镇
千年商贸古镇桃林,西依郯城,南临新沂,雄居两省三县交界处,陇海铁路及310国道贯穿境内。全镇总面积169.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86公顷,辖21个行政村,人口6.79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76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9元,净增331元。全镇农业经济特色明显,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科技依托,香港加保(生化)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有机食品科技示范园的有机生产核心区已发展到700公顷,是苏北领先、全省知名的有机食品生产及出口创汇基地,生产的“桃林牌”有机农产品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有机认证。工业经济着力打造以汽车配件为主导的机械制造业经济板块,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建材、食品加工、硅系列产品等,2004年生产汽车钢圈系列产品的企业发展到10家,7个系列产品通过国家ISO 9001认证,其中“博伦牌”商标、“玉轮牌”商标、“魁星牌”商标获连云港市知名商标认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个私经济以旧金属、旧机动车、建材交易见长,全镇个体工商户2682户,私营企业196家,个私经济实现销售收入6.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580万元,增长12.7%。城镇建设日新月异,2004年吸引社会资金4000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镇区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街道实现八纵八横。计划生育工作代表全市通过省“十五”中期综合评估。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建设、安全生产、农村草危房改造、农民培训与劳务输出等工作先进单位,其中安全生产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
党委书记 朱秀明
镇 长 朱崇慧
 
张 湾 乡
张湾乡毗邻连云港市区,北依陇海线,东距连云港港口35公里,西距连云港民航机场15公里,境内同三、徐连2条高速公路交汇,蔷薇河、马河等4条河流纵横。全乡总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67公顷,辖12个行政村,人口3.16万。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亿元,同比增长11.7%,财政收入完成3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4元,净增472元。全乡以农业为基础,以无公害、品种化、规模化、优质化、效益化为依托,形成优质米、面粉加工、水产养殖等三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实现超常发展,新建设的四营工业园进区项目6个,其中投入过1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入6000万元,已初步拉开了园区建设框架。2004年5月投资1200万元的张洪路张湾段13.1公里建成通车,11月张洪路与204国道对接1.1公里段建成通车,张洪路实现全线贯通,打开了张湾通向市区的东大门。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牵手致富工程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朱凤阳
乡 长 李善久
 
驼 峰 乡
驼峰乡地处东海县城东郊,紧临连云港民航机场,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穿越境内。全乡总面积104.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0公顷,辖23个行政村,人口6.35万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84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49元,净增479元。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增蔬菜面积660公顷,大棚蔬菜500幢;葡萄园17公顷、花卉园7公顷,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00公顷;建成了全市最大的乡级劳务服务中心和培训基地,全年外出打工人员增至1.36万人次,境外劳务达1500人次,劳务总额近亿元。工业经济主体地位快速提升,全年新上工业项目10个,其中500万元以上8个,形成了石英制品、木业加工和机械制造三大产业群体,其中碘钨灯生产线达540多条,成为全县最大的碘钨灯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全乡筹资600万元,新建农村公路15.8公里,基本实现乡村道路水泥化。2004年被市政府评为“劳务输出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戚永生
乡 长 李树雷
 
李 埝 林 场
李埝林场位于东海县西北部,地处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总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2133公顷,耕地面积90.93公顷。下辖4个分场、2个苗圃、1个行政村,总人口1888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0万元,同比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2295元,净增173元。全场共有生态林2133公顷,拥有黑松、刺槐、落羽杉等树种50多个;333.33公顷速丰林、200公顷优质果品、33.33公顷珍稀苗木、1000亩优质西瓜等4个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已建成资源加工企业3家,个体私营企业15家。林场松柏苍翠,溪流纵横,是旅游度假的天然优良场所,集狩猎、垂钓、餐饮于一体的连云港猎趣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成为江苏省第二家以狩猎场为主要内容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项目。
党委副书记 张定瑶
场   长 张定瑶
 
种 畜 场
种畜场位于东海县西南部,地处连云港、徐州、宿迁三市交汇处,举世闻名的“亚洲第一井”座落境内。全场总面积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4.7公顷,辖1个行政村,总人口2760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2万元,同比增长14%;工农业产值4252万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230元,增长166元。2004年,全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千只鹿场、百头奶牛场为重点的养殖基地。以石英加工为重点的工业小区粗具规模,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鹿茸(血)系列酒、熔融石英、硅微粉成为三大主导产品。连云港鹿场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无公害梅花鹿繁育基地和鹿产品深加工基地。
党委书记 黄兆祥
场 长 黄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