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年鉴编纂 > 大事回眸
《东海年鉴》2006年综述部分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19 11:44:44

 

海 县
 
【概况】 东海县位于连云港市西部,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是新亚欧大陆桥西行第一县,闻名中外的"中国水晶之都"。全县辖22个乡镇、2个国营场、366个行政村,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人口115.26万人。东海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陇海铁路东西横贯全境,同三、连霍、京沪3条高速公路和310、204国道纵横交汇,连云港民航机场坐落县内,内河水运直达运河与长江。东海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非金属矿29种,其中水晶、石英储量和品质居全国之首。东海温泉远近驰名,素有"华东第一温泉"的美誉,温泉旅游度假区已成为苏北鲁南地区休闲、旅游、度假、疗养的胜地。
2005年,东海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82亿元,增长14.7%;一、二、三产实现增加值25.23亿元、27.67亿元和24.92亿元,分别增长3.5%、27%和1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32.4∶35.6∶32;实现财政总收入5.44亿元,增长7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69亿元,增长57.4%,增幅全省领先。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48.46亿元,增长50.6%;年末全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35亿元,增长21.3%。
 
【农业经济】 全年粮食总产量近94万吨。全年培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7个,创建绿色食品品牌4个,建成丰禾食用菌、富硒米、优质甜瓜3个有机食品基地和石榴示范猪、南辰黑鱼等20多个养殖小区。年新增林业面积3.56万亩,被评为省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年疏浚县乡河道123条,治理小流域面积11333公顷,改造中低产田3333公顷,建成户用沼气池2万个,安峰山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水利工程完成施工。全年劳务输出21.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突破12亿元。
 
【工业经济】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88亿元,增长35%;实现销售收入34.17亿元,利润2.24亿元,分别增长55.6%和136.2%;产销率97.4%;全年工业用电量5.36亿千瓦小时,增长20.5%;完成工业入库税收1.54亿元,增长61%;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步入工业化元年。新上过千万元工业项目16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2个,巨龙水泥、台玻浮法玻璃等项目竣工投产。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7个,获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6个,申报专利75件。
 
【外向型经济】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50个,合同利用外资1.8亿美元,增长117%;实际利用外资8060万美元,增长91.1%,总量跃居苏北26个县(市)区之首;签约内联过千万元项目253个,引进内联县外资金42.6亿元,增长116.2%,连续实现翻番。新增外派劳务2200人,实现外经营业额5100万美元,增长21.4%;出口创汇6598万美元,增长10.8%。
 
【城乡建设】 全年完成城乡建设总投资19.01亿元,其中城市建设投资15.05亿元。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城北新区建设快速推进,西双湖新城启动实施,县城面积扩大到23平方公里,城市化率36%;新增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1%。桃林镇被命名为省级新型示范小城镇。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96亿元,竣工县乡公路总里程378公里,改造农村公路里程368.8公里,市县路奔牛广场至机场段半幅通车,机场专用公路开工建设,城乡路网构架进一步完善。
 
【商贸流通】 以专业市场为龙头、以现代连锁企业为支撑的商业销售网络不断健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2亿元,增长14.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92亿元,增长16%,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接待游客63万人次,实现业务收入3.6亿元;东海水晶城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开发房地产面积37.5万平方米。新增个体工商户5465户,民营企业528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增长50%。
 
【人民生活】 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达11643元,增长23.4%;农民人均纯收入4015元,增长10.4%;期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0.3亿元,增长19.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19.8平方米和30平方米。新增养老保险扩面1400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7144人,农村低保26800人,全县贫困户减少5800户。
 
【"山花"文学社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化团队】 4月25日,东海县李埝乡"山花"青年农民文学社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惟一的乡镇级省市特色文化团队。
 
【东海县首次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6月14日,由东海县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实施的"半导体及光通讯超纯石英砂"项目通过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评审,获得1500万元无偿科技资金支持。该项目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真空高温技术结合高温动态浸洗技术,祛除石英砂中流体及元素杂质,达到美国同类技术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对推动我国半导体工业、高纯石英光源、航空航天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揭牌】 9月28日,苏北地区首家县级行政区独自承担的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基地---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揭牌。
 
【第八届中国东海水晶节圆满成功】 9月29~30日,第八届中国东海水晶节隆重举行。本届水晶节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为办节宗旨,邀请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客商,举办硅材料产业基地专家研讨会、百名客商看东海等多项重大活动。期间共签约项目102个,其中过千万元项目77个、过亿元项目13个,总投资84.02亿元。
【全省首家县级司法鉴定机构挂牌成立】 10月1日,全省首家县级司法鉴定机构---东海县司法鉴定所挂牌成立,标志着东海县司法鉴定体制改革迈上崭新的平台。

【安峰镇文化活动中心被确定为省级乡镇文化站标准试点工程】 10月25日,东海县安峰镇文化中心综合楼工程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确定为全省惟一一家省级乡镇文化站标准化试点工程。
 
【石梁河无公害葡萄获得"葡萄协会杯"金奖】 11月25日,在全省葡萄展示会上,东海县石梁河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选送的葡萄摘得首届"葡萄协会杯"金奖。

【西双湖东海新城开工建设】 11月28日,由东海县人民政府和香港万艺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的西双湖东海新城项目举行盛大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主要建有2公顷景观广场、200米景观桥、100公顷草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中心,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一个功能齐全、具有园林意境、湿地城市概念、符合人居理念的新城区,推动东海县城快步迈入西双湖时代。
 
【东海县实际利用外资列苏北县级第一】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060万美元,增长91.1%,总量跃居苏北26个县(市)区之首。
 
【东海县委组织部荣获全省组织工作"创新成果奖"】 12月28日,东海县委组织部首创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实绩听证考核制度,被评为全省组织工作十大创新成果之一,成为全省惟一获此殊荣的县级组织。
 
【东海县荣获"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县"称号】 12月30日,东海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称号。至年末,全县共有晨练点220个,健身工程41处,乡镇健身器材普及率100%,拥有苏北地区惟一的县级水上运动中心和自行车训练场,成功承办全国青少年赛艇皮划艇比赛、全国青少年自行车比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全年获市级以上金牌40枚,银牌34枚,铜牌37枚。

牛 山 镇
    牛山镇是东海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全镇土地总面积92.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50公顷,辖18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12.98万人。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财政收入33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54元。全年粮食总产量3422万公斤。拥有独资、合资、私营企业400余家。拥有全国最大的水晶销售中心---东海水晶城,日接待游客近千人,年成交额突破10亿元。2005年被评为连云港市"二十优乡镇"和"八个一工程"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何东明
镇 长 朱其刚
驼 峰 乡
    驼峰乡地处东海县城东郊,总面积104.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0公顷,辖23个行政村,5.70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亿元,财政收入7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粮食总产6787万公斤,农业总产值2.63亿元。建成全市最大的乡级劳务服务中心和培训基地,全年外出务工人员1.4万人次,劳务收入近亿元。新上工业项目22个,其中过千万元项目7个,形成石英制品、木业加工和机械制造三大产业群体,其中碘钨灯生产线达540多条,成为全县最大的碘钨灯生产基地,全年工业总产值9.82亿元。筹资500多万元,新建农村公路22.8公里,乡村道路基本实现水泥化。
党委书记 戚永生
乡 长 朱桂彦
白塔埠镇
    白塔埠镇是全国首批发展与改革试点小城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县三大中心镇之一。连云港民航机场坐落境内,东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徐连高速入口距镇区5公里,内河航运连接长江。总面积103.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2公顷,辖16个行政村,5.79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财政收入6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5元。全年粮食产量6652万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2.54亿元。有工业企业390家,其中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9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亿元。2005年获省全民健身"八个一工程"先进单位称号。
党委书记 李文书
镇 长 孙中华
浦 南 镇
    浦南镇位于东海县东端,紧邻连云港市区,陇海铁路和连霍、同三两条高速公路纵横穿越。面积123.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00余公顷,辖20个行政村,6.1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财政收入33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14元,净增580元。粮食总产量6089万公斤,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1亿元。依托境内浦南开发区,全镇招商引资势头强劲,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1119万美元,位居苏北乡镇第一。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12家,全年工业总产值7.96亿元。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乡镇经济增长20优乡镇。
党委书记 朱加刚
镇 长 曹 杰(8月免)
谷胜迎(8月任)
黄 川 镇
    黄川镇位于东海县东北部,310国道穿境而过,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草莓第一镇"。全镇总面积93.83平方公里,耕地4400公顷,辖22个行政村,4.03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亿元,财政收入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84元。工业有缫丝、食品、纺织、建材等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7亿元。粮食总产4603万公斤;形成东草莓、西蚕桑、南稻米、北红提的四大农业特色经济板块,"秀收牌"系列大米通过"绿色农产品品牌"的认证。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安全乡镇"、"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张 孟
镇 长 唐成考(8月免)
陶士振(8月任)
南 辰 乡
    南辰乡位于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地处石梁河水库(海陵湖)上游。面积30.50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83万人口。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48万元,财政收入1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全年粮油总产量573万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2486万元;特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两大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渔业总产量及肉蛋类产量均高于全乡粮食总产量。工业形成工艺品、医药中间体、熔融石英三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1.3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52户,外出劳务6000人次。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牵手致富工程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李 彬(8月免)
周兴干(8月任)
乡 长 周耿江
石梁河镇
    石梁河镇地处东海县北部,坐落于江苏省最大人工水库---石梁河水库(海陵湖)南岸,西与山东临沭接壤,北与赣榆交界。面积70.83平方公里,耕地2940公顷,辖15个行政村,4.03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亿元,财政收入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27元,净增368元。有"葡萄之乡"和"果品之乡"美称,建成1000公顷无公害葡萄基地、500公顷无公害草莓基地和3万只无公害网箱养殖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区域化布局。劳务输出1万余人。工业企业30多家,年实现总产值2.6亿元。2005年被省环保厅授予"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单位"。
党委书记 李树雷
镇 长 韩继承
青 湖 镇
    青湖镇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地处310国道和245省道交汇处。总面积94.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69公顷,辖20个行政村、1个庄园,5.43万人。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3亿元,财政收入2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9元。初步形成硅微粉、柳编玩具、优质稻米、服装、板材加工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建成2667公顷优质麦基地、2000公顷优质稻基地、267公顷稻田养殖基地,形成310线绿色通道林果示范带和245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带。韩国青西庄园养殖泥鳅150公顷,年产泥鳅5000余吨。2005年荣获"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体育先进镇"、"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等称号。
党委书记 高喜亮
镇 长 徐 艳
石 榴 镇
    石榴镇位于东海县城北3公里,东距连云港机场10公里。总面积70.40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6.29万人口。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2亿元,财政收入811万元。引进重点工业项目19个,其中过千万元以上13个,石英玻璃、塑料制品、机械电子、建筑材料、照明器材等行业迅速壮大,全年实现工业销售额达8亿元,利税近5000万元。2005年被省农林厅认证为"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公害畜禽产地"。石榴镇是县内教育第一大镇,拥有近千名教师和逾万名学子,石榴高级中学是全县第一家民营完中。
党委书记 孔庆亚(8月免)
曹 杰(8月任)
镇 长 刘明亮(2月免)
马文兵(2月任)
横 沟 乡
    横沟乡位于东海县城北15公里,北与山东省临沭县接壤,310国道横穿东西,苏鲁公路贯穿南北。面积66.8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000公顷,3.24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36亿元,增长15.5%,财政收入17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42元,净增长330元。建成3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创"禹王"牌山养草鸡蛋品牌1个。熔融石英、棕刚玉、高纯硅微粉、碳化硅等工业产品出口日本、韩国,年产值1.56亿元。
党委书记 赵海清(8月免)
黄兆祥(8月任)
乡 长 许兴江
温 泉 镇
    温泉镇位于东海县城西北13公里处,地处苏鲁交界羽山南麓,310国道横贯东西。面积35.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3.3公顷,镇区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人口1.57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00万元,增长14.9%;财政收入527万元,增长71.4%;农民人均纯收入4424元,净增473元。拥有以"泉、山、墓"为代表的丰富旅游资源,温泉水远近闻名,有"华东第一温泉"的美誉。全镇拥有宾馆、沐浴休闲中心、会务商展中心20余家,五星级福如东海温泉大酒店、羽山综合开发、农趣园及游泳馆项目陆续开工,新世纪温泉度假村、自来水厂投入运营,温泉广场、投资服务中心建成使用。2005年先后被市政府评为"文明乡镇"和"创建'32111'绿色文明工程、绿色社区"。
党委书记 胡广林
镇 长 刘传健
双 店 镇
    双店镇位于东海县西部,面积117.45平方公里,耕地4866.67公顷,辖15个行政村,4.74万人。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引进内联资金1亿元,外资50万美元,完成财政收入2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04元。建成优质花生、牛羊、甜柿、苗禽炕孵四大农业示范基地,其中花生种植面积2000公顷,甜柿种植面积666.67公顷,是全省最大的甜柿和花生生产基地。晶宝石英有限公司、开泰熔融石英厂的滑石粉、融熔石英、石英砂等产品,畅销省内外。
党委书记 杨 龙(8月免)
李 斌(8月任)
镇 长 李 斌(8月免)
孙海波(8月任)
李 埝 乡
    李埝乡位于东海县西端,与山东省临沭县接壤,面积70.09平方公里,耕地3832公顷,辖11个行政村, 3.45万人。2005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00万元,财政收入1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77元。形成脱毒山芋、优质小麦、无公害花生、优质杏等四个农业生产基地。引进科派肥料、宏大冷藏厂等民营企业14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9亿元。培植规模养殖大户300多户。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援予"社会治安安全乡镇"称号。
党委书记 刘 林
乡 长 杨金传
山左口乡
    山左口乡位于苏鲁交界的马陵山东麓,与山东省郯城县接壤,著名的大贤庄遗址坐落其境,310国道、236省道横贯东西,距京沪高速公路仅10公里。面积89.09平方公里,耕地4280公顷,辖15个行政村,4.04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0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90元。境内盛产蛇纹石、白云石、石英石等多种矿石,其中蛇纹石储量位居亚洲前列。农业形成花生、山芋、板栗等六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形成化工、建材、采矿、铸造等10多个行业,水晶粉及高纯熔融硅微粉、精密铸件等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2005年被市政府评为"文明乡镇"。
党委书记 司相同
乡 长 王 华
桃 林 镇
    桃林镇是全省首批新型示范镇,省重点中心镇,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陇海铁路与310国道穿境而过。面积169.78平方公里,耕地9386公顷,辖21个行政村,6.8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亿元,财政收入7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56元。工业新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0个,完成技改项目3个;扩建熔融石英生产线24条,熔融石英年产过3万吨,居全国第一。该镇是全省有名的万亩无公害油桃生产基地,全市有名的"瓜果之乡"。油料、畜禽蛋等6类农副产品通过省级无公害认证。2005年计划生育工作代表全市通过省"十五"中期综合评估;荣获连云港市"村镇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党委书记 朱秀明
镇 长 朱崇慧
洪 庄 镇
    洪庄镇地处东海县西南部,陇海铁路贯穿境内,阿湖火车站坐落在镇驻地,年货物吞吐量80万吨。面积67.19平方公里,耕地5000公顷,辖13个行政村,3.30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8元。万亩优质桃,千亩大棚蔬菜、十万只无公害蛋鸡形成特色农业品牌,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省农林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拥有工业企业56家,全年新增过5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7个。新增个体私营企业12个,新增个体工商户95家,外出劳务9960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0%。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安全镇"。
党委书记 冯小宏
镇 长 张怀军
石 湖 乡
    石湖乡位于东海县城西8公里处,面积72.26平方公里,耕地3800公顷。辖11个行政村,3.02万人。2005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亿元,增长16.8%;财政收入305万元,增长42.4%;农民人均纯收入4021元,增长14.4%。农业形成林木、瓜果、蔬菜、特种水产、奶牛养殖和稻麦良种繁育六大科技示范园。工业以硅资源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新上5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其中投资过千万项目3个,引进内联县外客方到位资金8140万元。新增私营企业82家,个体工商户94户。2005年被江苏省政府和连云港市政府命名为"黄牛改良示范乡镇"。
党委书记 刘廷富
乡 长 尹道云
曲 阳 乡
    曲阳乡位于东海县城西南部9公里处,西与新沂市接壤,因乡驻地为汉代曲阳县城遗址而得名。连徐高速公路、徐海路横贯乡境。面积75.42平方公里,耕地3267公顷,辖12个行政村,3.63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亿元,增长14.1%;财政收入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26元,净增513元。农业形成"百亩泥鳅千亩鱼,万只鸡鸭千亩藕"的规模养、种、植特色。拥有工业企业60余家,主要生产压电水晶、晶体切片、熔融石英、石英砂等硅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以水晶粉、熔融石英、石英粉等为基础,以谐振器、频率片、石英晶体深加工为龙头的硅产业基地。
党委书记 范益春
乡 长 刘树军
安 峰 镇
    安峰镇位于东海县城南12公里,南临沭阳县,西依新沂市,境内安峰山水库为江苏省第二大人工水库。面积134.17平方公里,耕地7867公顷,辖26个行政村,6.57万人。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亿元,财政收入10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26元,净增442元。境内已发现有金红石、石榴子石、红宝石、蓝宝石等12种矿藏,其中金红石、石榴子石的储量及品位居全国前列。新增5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过千万元项目7个;新增个体工商户310户、私营企业39家。2005年通过省级新型示范小城镇验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先进乡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连云港市文明单位"。
党委书记 陈启发(8月免)
杨 龙(8月任)
镇 长 周兴干(8月免)
朱迟彦(8月任)
房 山 镇
    江苏百家名镇房山镇,是闻名遐迩的水晶、意杨之乡,因境内房山而得名,距县城10公里。面积149.72平方公里,耕地9121公顷,辖25个行政村,7.61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10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98元,净增504元。农业形成速生意杨、浅水藕、稻田养殖、无公害稻米、良种畜禽五大主导产业。工业形成木业、米业、硅加工业三大支柱。连云港宏杨木业公司已成为东海县的外贸形象企业。连云港君和实业有限公司等9家投资过1000万元硅加工龙头企业全部投产。
党委书记 孔繁清
镇 长 宋长早
平 明 镇
    平明镇位于东海县东南部,东临连云港市区,南与灌云县和沭阳县接壤。面积157.31平方公里,耕地1万公顷,7.09万人,辖24个行政村。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6亿元,财政收入1830万元,出口创汇65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8元。作为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粮食产量连续12年超过1亿公斤。拥有工业企业180多家,其中资产过千万元的11家,过500万元的23家。以太平洋、鑫安、天元、圣达等为龙头的硅资源深加工企业已形成硅资源研发、制砂、制管、灯具、包装等功能齐全的"硅工业基地"。
党委书记 李树启(8月免)
李 彬(8月任)
镇 长 张加志
张 湾 乡
    张湾乡毗邻连云港市区,境内同三、徐连两条高速公路交汇,蔷薇河、马河等4条河流纵横。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4667公顷,辖12个行政村,3.19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亿元,财政收入2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1元。农业形成优质米、面粉加工、水产养殖等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新上过500万元项目10个,其中过1000万元项目3个,内联客方到位资金8000万元,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金1680万元。四营工业集中区3平方公里规划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目前进区项目10个,总投资1.5亿元。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经济增长"二十优乡镇"。
党委书记 朱凤扬
乡 长 李善久
种 畜 场
    种畜场位于东海县西南部,地处连云港、徐州、宿迁三市交汇处,亚洲第一超深井坐落境内。面积6.73平方公里,耕地394.7公顷,辖1个行政村,2760人。2005年全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农业形成以千只鹿场、百头奶牛场为重点的养殖业基地。工业以矿产资源加工为主,年销售额近千万元。
党委书记 黄兆祥(8月免)
周振岭(8月任)
场 长 周振岭
李埝林场
    李埝林场位于东海县西北部,地处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2133公顷,耕地90.93公顷。辖4个分场、2个苗圃、1个行政村,1888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1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0元,净增185元。拥有生态林2150公顷、速丰林300公顷、珍稀苗木基地35公顷、特色农业基地150公顷,形成生态景观林、优质经济林、珍稀苗木、特色农业四个生产基地。建成资源加工企业3家,个体私营企业15家。投资500万元的连云港市猎趣园建成投入使用。林场先后引进美国落羽杉等林木新品种6个,2次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党委书记、场长 张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