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年鉴编纂 > 大事回眸
江苏省人口密度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19 12:03:42

 

全省人口密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江苏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42人。到1990年底,每平方公里达到660人,比1949年增长92.9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每平方公里高541人,在全国省、自治区中居第一位。
 
1949—1958年,全省人口密度增长较为均衡,由342人增至415人,绝大多数年份每平方公里增加的人数均在7至9人。1959—1961年,受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影响,全省人口密度由418人减少至414人,1959年增加3人,1960年减少4人,1961年至1960年相比无增减。1962年,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的补偿性回升,人口密度增长幅度加大,1962年比1961年增加8人,到1971年全省达到523人,这10年是江苏人口密度增长较快的时期,除1964年外,每年增加的人数达到11—13人。1972年以后,由于在城乡普遍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密度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到1990年达到660人,18年共增加了100人,增长18.62%,1972—1986年人口密度每年递增4—7人,1987年后稍有回升,年增加8—9人。江苏省1949—1990年人口密度变化见表3-7。
 
1949—1990年江苏省人口密度
 
表3-7
人/平方公里
年份 人口密度 比上年增减 年份 人口密度 比上年增减 

1949
342
1970
512
13
 
1950
349
5
1971
523
11
 
1951
356
7
1972
530
7
 
1952
364
8
1973
537
7
 
1953
372
8
1974
542
5
 
1954
379
7
1975
549
7
 
1955
388
9
1976
556
7
 
1956
399
11
1977
562
6
 
1957
408
9
1978
569
7
 
1958
415
7
1979
574
5
 
1959
418
3
1980
579
5
 
1960
414
-4
1981
586
7
 
1961
414
0
1982
593
7
 
1962
422
8
1983
598
5
 
1963
433
11
1984
602
4
 
1964
440
7
1985
606
4
 
1965
451
11
1986
611
5
 
1966
463
12
1987
619
8
 
1967
474
11
1988
628
9
 
1968
487
13
1989
637
9
 
1969
499
12
1990
660
23
 

 
注:1990年增加过多是由于自1982年以来历年出生人口累计补报的结果。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
2. 地区人口密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的四次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1990年与1953年相比较,人口密度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以省辖市为单位,包括所辖县)有淮阴市、徐州市和连云港市,分别增长118.53%、100.83%和100.74%;其次为盐城市和南京市,分别增长99.61%和97.26%;增长较慢的有扬州市和南通市,分别增长50.70%和51.26%。从人口密度数量增加看,可分为二大地区:第一为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南通市,每平方公里增加的人数在300—400人之间;第二为苏州市、连云港市、淮阴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每平方公里增加的人数在250—300人之间。1990年,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南通市和无锡市,每平方公里人口数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数299人和262人,人口密度最低地区是淮阴市,低于全省平均数153人。在11个省辖市中,超过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还有南京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扬州市、镇江市,低于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有连云港市、盐城市。详见表3-8。
 
江苏省历次人口普查各市人口密度
 
表3-8
人/平方公里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1990年比1953年市区增长(%) 
全市 市区 全市 市区 全市 市区 全市 市区 

南京市 402 1059 511 1780 689 2169 793 2659 151.1 
无锡市 586 1288 640 1556 824 2047 922 2553 98.2 
徐州市 361 1811 425 2747 605 3430 725 4178 130.7 
常州市 435 1425 530 1909 681 2667 745 3360 135.8 
苏州市 400 2382 488 3044 622 4218 665 4956 108.1 
南通市 634 1029 732 1239 918 3232 959 3926 281.5 
连云港市 271 226 316 310 454 522 544 665 194.3 
淮阴市 232 208 309 416 447 1055 507 1273 512.0 
盐城市 259 303 332 475 469 698 517 792 161.4 
扬州市 501 1083 506 1385 720 2532 755 3083 184.7 
镇江市 403 844 468 1052 627 1834 678 2304 173.0

 
注:全市包括市辖县。各市数据按调整后的现行行政区划计算。
资料来源:《江苏省人口统计资料汇编》,江苏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统计局编,1986年。
《江苏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 市人口密度
 
1990年11个省辖市(不包括所辖县)中,苏州市人口密度最高,为4956人,最低的是连云港市和盐城市,分别为665人和792人,高低相差6.5倍。与1953年相比,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的市由7个增加到9个,超过2000人的由1个增加到8个;增长速度除无锡市较低(98.21%)外,其余各市增幅都在1倍以上,其中淮阴市增幅最大,为5.1倍。资料见表3-8。
 
4. 县(市)人口密度
 
1953年,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300人以下的县有17个,占当时总数(58个县)的29%,其中江浦、盱眙、大丰三县不足200人;300—500人的有30个,占总数的一半以上;600人以上的县有6个(江阴、靖江、泰县、海门、无锡、泰兴),占总数的10%,其中超过700人的仅江阴一县。1982年,每平方公里300人以下的县从1953年的17个减少到3个,300—500人的县从30个减少到20个,600人以上的县从6个增加到23个,其中超过700人的县有16个,江阴县高达1000人以上。1990年,每平方公里300人以下的县3个,300—500人的县减少到12个,600人以上的县增加到40个,占全省总数的62.5%,其中1000人以上的县增加到4个,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县有37个。最高的泰州市超过2000人。详见表3-9。
 
1990年江苏省各县、市人口密度
 
表3-9
人/平方公里
按人口密度分组 县(市)别 (人口密度) 
300人以下 洪泽县(165) 盱眙县(298) 金湖县(264) 
300—499人 江宁县(450) 江浦县(393) 六合县(475) 溧水县(375) 东海县(451) 灌云县(499) 泗洪县(397) 响水县(389) 射阳县(365) 大丰县(321) 高邮县(420) 句容县(422) 
500—599人 高淳县(543) 宜兴市(527) 新沂市(557) 金坛县(544) 溧阳县(513) 涟水县(571) 滨海县(561) 东台市(513) 丹徒县(522) 
600—699人 丰县(659) 铜山县(608) 睢宁县(655) 邳 县(698) 太仓县(697) 吴江县(652) 昆山市(618) 如东县(645) 赣榆县(677) 淮阴县(623) 灌南县(617) 沭阳县(654) 宿迁市(616) 建湖县(690) 宝应县(602) 邗江县(671) 仪征市(617) 
700—799人 武进县(757) 吴 县(712) 泗阳县(704) 淮安市(726) 阜宁县(736) 江都县(795) 兴化市(717) 丹阳市(765) 
800—899人 无锡县(887) 张家港市(816) 海安县(878) 泰县(897) 扬中县(826) 
900—999人 沛县(917) 常熟市(908) 如皋县(957) 启东市(940) 靖江县(928) 泰兴县(969) 
1000人以上 江阴市(1131) 南通县(1103) 海门县(1061) 泰州市(2218)
 
资料来源:《江苏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953年人口普查和1982年人口普查时江苏省人口密度见图3-4、图3-5。
 
 
 
图3-4 1953年江苏省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图3-5 1982年江苏省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5. 乡(镇)人口密度
 
1985年,江苏省有关部门采用抽样的办法,根据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分别选取了吴江、江阴、溧水、海安、盐城郊区、宿迁、沛县等7个县(区)(长江以南地区3个,长江以北地区4个),共190个小城镇进行了普查。调查的7县190个小城镇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620人,其中,吴江县23个小城镇为15031人,比平均数高9411人;江阴县28个小城镇为6649人,比平均数高1029人;溧水县16个小城镇为6171人,比平均数高551人;海安县42个小城镇为8916人,比平均数高3296人;盐城郊区25个小城镇为3634人,比平均数低1986人;宿迁县30个小城镇为2973人,比平均数低2647人;沛县26个小城镇为6558人,比平均数高938人。地处长江以南的吴江县、江阴县和溧水县以及海安县与地处苏北灌溉总渠以北的宿迁县和沛县相比,建制镇区总面积和乡镇区总面积都要小,而工作、生活在镇区内的人口相对聚集,反映在人口密度上,最高的吴江县平均人口密度是最低的宿迁县平均数的5倍。7县(区)的乡镇人口密度见表3-10。
 
1984年部分县(市)所辖镇区人口密度
 
表3-10
地区别 镇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合计 平均(5620) 
吴江县小计 平均(15031) 
 县城镇 松陵(16371) 
 建制镇 盛泽(16157) 同里(10794) 震泽(18128) 黎里(14638) 平望(16544) 芦墟(15289) 
 乡 镇 八坼(16263) 菀坪(15724) 屯村(10703) 莘塔(8578) 北厍(18546) 金家坝(14197) 梅堰(10135) 坛丘(10853) 南麻(9844) 八都(9459) 横扇(19448) 七都(34567) 庙港(9896) 铜罗(18331) 青云(18946) 桃源(26847) 
江阴县小计 平均(6649) 
 县城镇 澄江(7158) 
 建制镇 青阳(4512) 
 乡 镇 璜土(12458) 石庄(6136) 西石桥(9743) 利港(9042) 申港(10499) 夏港(10846) 月城(11344) 马镇(4466) 璜塘(3141) 峭岐(9945) 桐岐(4463) 长寿(10952) 华士(4356) 周庄(4487) 陆桥(7505) 新桥(4368) 文林(18944) 长泾(8324) 顾山(11176) 北国(16189) 河塘(7229) 祝塘(4190) 南闸(8372) 云亭(6152) 山观(7021) 长山(6511) 
溧水县小计 平均(6171) 
 县城镇 在城(10376) 
 乡 镇 白马(8876) 东庐(1842) 共和(10917) 东屏(7737) 柘塘(3695) 乌山(7974) 群力(12416) 洪蓝(6167) 石湫(8045) 明觉(5595) 渔歌(10808) 孔镇(4394) 和凤(3559) 晶桥(5153) 云鹤(2901) 
海安县小计 平均(8916) 
 县城镇 海安(16496) 
 建制镇 曲塘(11957) 李堡 (8704) 
 乡 镇 老坝港(4055) 旧场(6575) 角斜(5808) 沿口(6320) 曹园(4091) 丁所(7760) 西场(9015) 壮志(8780) 新生(5778) 韩洋(5631) 北凌(4403) 大公(8729) 立发(4925) 南屏(11104) 海南(8633) 田庄(2969) 隆政(6553) 海北(9130) 古贲(7370) 章郭(5676) 双楼(9259) 胡集(5505) 李庄(7624) 花庄(3982) 青萍(6560) 仁桥(7754) 营溪(10183) 王垛(9717) 雅周(5362) 张垛(9185) 南莫(9201) 邓庄(5909) 沙岗(6289) 白甸(6787) 双溪(5094) 瓦甸(14485) 仇湖(8426) 墩头(15153) 烈士(12908) 
盐城郊区小计 平均(3634) 
 建制镇 秦南(5016) 龙岗(5222) 大冈(2629) 伍佑(4142) 南洋(3031) 新兴(3673) 
 乡 镇 大纵湖(2133) 北龙港(4087) 楼王(3377) 学富(2796) 义丰(2962) 尚庄(3739) 葛武(2489) 北蒋(2673) 河夹寺(4988) 鞍湖(7549) 永丰(4199) 张庄(3733) 潘黄(7243) 马沟(4665) 郭猛(4686) 冈中(2879) 便仓(3178) 步凤(2348) 青墩(16772) 
宿迁县小计 平均(2973) 
 县城镇 宿城(4730) 
 乡 镇 井头(3812) 双庄(983) 耿车(3716) 支口(3339) 晓店(897) 蔡集(2217) 王官集(2279) 皂河(2047) 赵埝(3128) 黄墩(2360) 骆马湖(5853) 三棵树(2025) 埠子(2122) 龙河(5362) 罗圩(1990) 南蔡(4376) 洋北(2354) 卓圩(1866) 陆集(5282) 仰化(3022) 大新(2668) 丁嘴(2754) 关庙(3332) 曹集(1141) 塘湖(7080) 侍岭(1468) 来龙(2497) 新庄(1675) 保安(2579) 
沛县小计 平均(6558) 
 县城镇 沛城(7116) 
 乡 镇 龙固(9424) 扬屯(5899) 大屯(7103) 郝集(6434) 湖屯(11494) 鹿湾(4820) 胡寨(4497) 魏庙(3946) 五段(8589) 张庄(5796) 崔寨(15030) 张寨(6469) 唐楼(5858) 孟庄(2551) 敬安(8090) 河口(5805) 栖山(4327) 王店(5792) 阎集(3460) 鹿楼(7895) 鸳楼(2525) 朱寨(6240) 安国(5518) 朱王庄(4653) 湖西(5209)
 
注:①“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含县城镇)和乡政府的所在地的镇,这二种镇的镇区包括镇区内的农村。
②“镇区总人口”是指主要工作、生活在镇区范围内的人口,包括:工作、居住在镇上的“在镇人口”和工作、学习在镇,而居住在镇外的“摆动人口”。
资料来源:《小城镇区域分析》,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江苏省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356—370页。
(二)自然区域人口密度
 
1. 黄淮平原,又称淮北平原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北,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主要为黄河、淮河及其支流沂、沭、泗诸河冲积而成。省内的黄淮平原由黄泛冲积平原——黄淮三角洲、沂沭河洪积冲积平原和洪泽湖盆地组成。这里,为计算方便起见,将北部低山丘陵(包括云台山地、马陵山地和相山山地)并入这一地区。合计面积3485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3.97%。1953年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5人,属全省人口较稀疏区。随着人口数量的大规模增加,人口密度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加到519人。以后,虽然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1990年人口普查时整个地区人口密度仍达到602人,比1953年增加287人,成为全省人口稠密区。
 
2. 江淮平原 南北介于通扬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东至串场河,西连盱眙、金湖、仪征、六合低山丘陵。整个地区1372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3.38%。江淮平原一直是全省人口较稠密区。1953年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5人,后增加较快,到1982年达到666人。进入8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减缓,1990年人口密度为714人/平方公里。
 
3. 滨海平原 为串场河以东、南北介于东串场河和射阳河之间的海积平原,主要由古代黄河夺淮期间的泥沙淤积形成。地区面积930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7%。一直是全省的人口稀疏区。1953年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9人,在各自然区域中最低,后由于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密度有所增加,1990年人口普查时达到429人/平方公里,但在各区中仍是最低。
 
4. 长江三角洲 位于省区南部,东临黄海和东海,顶点在镇江和扬州附近,由长江、钱塘江共同冲积而成。纵横交错的水道和星罗棋布的湖荡使这一地区成为著名的江南水乡。面积23403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2.81%。一直是全省人口最稠密区。1953年人口密度为593人/平方公里,由于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特别是70年代、8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使得人口密度增加较少,到1990年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89人,虽在各自然区域中仍属最高,但仅比1953年增长49.9%。
 
5. 西南低山丘陵位于省区西南部,由宁镇山脉、茅山山脉、老山山脉和宜溧山地构成这一地区的地形骨架,面积1912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8.64%。自1953年以来一直为人口较稀疏区。每平方公里人口数,1953年为308人,1982年增加到531人,到1990年人口普查时为599人,37年间增加了291人,增长94.5%。人口密度的增长速度在各自然区域中是最高的。
 
以县为统计单位的全省各地理区域人口密度见表3-11。
 
江苏省各自然区域人口密度
 
表3-11
地区别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1953.6 1964.6 1982.6 1990.6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黄淮平原 34855 10112108 12607529 18074667 20995545 315 362 519 602 
江淮平原 13725 5968242 6440140 9144302 9795026 435 469 666 714 
滨海平原  9307 2410788 2675256 2678293 3995733 259 287 395 429 
长江三角洲 23403 13296090 15313466 19467833 20816278 593 654 832 889 
西南低山丘陵 19128 5885721 7485700 10156018 11454230 308 391 531 599
 
注:①各自然区域是根据自然地理区划并兼顾行政区划(县级)的完整性而确定的。各区包括行政区如下:黄淮平原包括徐州、连云港市所辖全部地区和淮阴市除盱眙、金湖外所辖全部地区及响水县共3市19县(市)。江淮平原包括盐城市区、阜宁、建湖和除泰兴、靖江、仪征外的扬州市所辖全部地区共2市7县(市)。滨海平原包括滨海、射阳、大丰、东台共4县(市)。长江三角洲包括苏州、南通市所辖全部地区和无锡市区、无锡县、江阴市、常州市区、武进县、泰兴县、靖江县、扬中县共4市19县(市)。西南低山丘陵包括南京市、镇江市(除扬中县外)所辖全部地区和宜兴、溧阳、金坛、仪征、盱眙、金湖共2市14县(市)。
②各自然区面积合计为100420平方公里,小于全省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
③1953年人口普查时,灌南县、洪泽县、金湖县、响水县、邗江县、沙洲县人口数缺,计算人口密度时,土地面积作了相应扣除。
资料来源: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同表3-2;国土面积来自《江苏市县经济(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