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印象晶都 > 东海风情
关于东海孝妇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1-31 23:03:52

 

在我市众多广为流传的口头传统文化中,关于东海孝妇窦娥的传说,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艺术魅力的作品。东海孝妇传说源于连云港市朝阳镇,故我市是东海孝妇窦娥口头文化圈的中心点。

连云港市汉代为东海郡,关于孝妇窦娥的传说在这里世代传颂,家喻户晓。相传窦娥原名周青,自幼便嫁到新县(今属朝阳镇)狮子山下窦家为媳,为人贤孝,人称窦娥。但窦娥的人生非常不幸,她丈夫早亡,守着年迈多病的婆婆和年幼无知的小姑,一家三口人相依为命。不料更大的不幸又向窦娥袭来:这年春天,病中的婆婆因误食一颗红枣而去世,窦娥被诬谋杀婆母而被昏官处以极刑,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冤案。

有关窦娥最早的文字记载为《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缢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文中所述婆母系自缢而死,与民间传说有所差异,但作为历代口头相传的故事,显得更为丰满。晋代干宝所著《搜神记》卷十一中,将东海孝妇临刑前的场景记述得更加详尽:“......(孝妇)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爷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极标,又缘幡而下云。”

这些描述,和当地的民间传说一致。关于窦娥大仁大孝的故事,历代正史典籍中都不吝笔墨,尽皆盛赞。明代《淮安府志》、《隆庆海州志》及清代《江南通志》、《云台新志》等众多方志中均有大量记叙。

在朝阳镇狮子山下,建有一座“汉东海孝妇祠”。北宋年间《太平寰宇记》记载:“孝妇祠,在东海县北三十三里,巨平村(今属朝阳镇)北”。明清两代的地方官吏及骚客文人对东海孝妇祠多有题勒,如明成祖年间海州举人刘昭《东海孝妇祠记》,明嘉靖年间海州同知李枝《孝妇祠碑》,明嘉靖年间海州知州王同《重建英烈祠碑铭》,清道光年间淮北盐务海州分司童濂《重建汉东海孝妇祠记》等。更有诗词、楹联数十处之多。窦娥传说所彰显的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道德观念。

而东海孝妇的故事在民间历代衍传,窦娥由一位受人敬重的孝妇,逐渐成为人们供奉和信仰的神灵。“东海孝妇祠”被群众称之为“娘娘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传统的上巳节,当地群众给祠中的窦娥娘娘穿衣打扮,接受当地和周边各县群众的香火祭祀,形成了传统的三月三庙会。明代诗人卢桂有诗形容三月三庙会的盛况:

孝妇荒祠会,年年上巳辰。

儿童争击鼓,妇女竟馐珍。

一旦冤衍白,千春祭祀新。

欢呼陈百戏,奔走动乡邻。

三月三娘娘庙会的盛况一直沿续至今。更让东海孝妇窦娥远播广宇、震撼九州的是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他根据窦娥传说为素材创作了不朽名剧《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的名字从寻常百姓的口头传说,走上勾兰梨园;从存之案头的经典史料,传遍大江南北。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包括昆剧、京剧、淮海戏在内的一百多个剧种将《窦娥冤》作为保留剧目,全国中学语文课本也予以选编。《窦娥冤》还被国外16种文字翻译,使窦娥这位感天地、泣鬼神的形象传遍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财富。

《东海孝妇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首先它塑造了窦娥这位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她恭俭善良,舍生取义,在群众口碑中是位孝顺的农村少妇。在经历代相传,窦娥的行为感天动地,成为正义的化身,使她成为封建社会磐石下一株不弯的小草,使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其次它从口头文学的形式,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来敷衍故事,如窦娥含冤而死时尸体直立不倒,颈中一腔热血直冲白练;窦娥屈死后纷纷扬扬飘起了一场六月飞雪,然后连续三年大旱;新任太守为窦娥昭雪冤情杀牛祭祀后“天立大雨,岁熟”。这种大胆地夸张手法,给故事现实主义的躯干上洒上一层瑰丽的浪漫色彩,这在中国民间文学和世界民间文学作品中都是不多见的。

再次是东海孝妇的故事体现了慈孝文化的价值,蕴涵了中华民族孝道思想的传统美德,为我们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体现孝文化的现代价值,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最后东海孝妇在民间流传年年已成为一位德品高卓的女神,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的民风民俗,也是我们对应历史,探索和研究今日地域文化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