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印象晶都 > 东海风情
童年记忆——擗柴叶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02 23:43:14

 

实事求是讲,吃了那么年的棕子,直到上中学以后,才知道棕子这种美食,源自于“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才知道中国还有“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汨罗江这么个美丽而又沉重的地方!
 
 儿时,端午节对于我们这些孩子的现实意义,其实很简单,也很单纯,它就是一个节日,一个可以吃到美味的日子。有过那么一段时期,我曾为屈原的死,而感到庆幸。因为他的死,我们才可以吃到香糯可口的棕子,才可以吃到棕子锅里的鸡鸭鹅蛋。这种想法,现在想来,无疑是卑恶的,是不太容易让人宽恕的。可又怎么办呢?它原本就是存在过的啊!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避邪。这些,都不在我这篇文章所要书写的范畴之内。我想说的,是儿时钻柴棵,擗柴叶的事情。
 
 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老家对芦苇这种植株高大的禾草,统称为柴;芦苇丛,一概叫做柴棵。棕叶也不叫棕叶,叫柴叶。包棕子需要柴叶了,就去“擗”。
 
 柴是多年水生或湿生植物,无水则苇不生。老家属低山丘陵区,小部为中原,能四季保持水源充沛的地方并不多。所以,擗柴叶去最多的,当属村东头的小河边。它离村舍最近,河床最宽,两边的柴棵长势也最旺盛。每年立夏后,柴进入展叶期,一簇簇,一丛丛,茎挺叶阔,蓬蓬勃勃,从北扯到南,足有六七里之多,形成两道繁茂浓密、气势磅礴的天然绿色屏障。
 
 擗柴叶包棕子,早不得,晚不得。太早,柴叶容易干枯,失去叶片中的水分,柴叶那种独特的香味就会淡化许多;太晚,擗的人多,上好的柴叶留不住。最佳时节,就是端午节前三五天那当空。
 
 馋欲是最好的动力。不用大人催促,孩子们的脚步就开始向那棕香靠拢了。下午放了学,书包一扔,挎着篮子就出门了。擗柴叶不同于剜青、拾草、放牛,喜欢找伙计做伴。擗柴叶不行,都有私心,彼此心照不宣,各自为战,单打独斗。
 
 那时候,我还小,都跟在姐姐屁股后面去。姐姐擗柴叶相当有经验,从不在靠近坝沿或路边的柴上擗,都往柴棵纵深处延伸。
 
 到了柴棵边,姐姐装模作样像剜青似的,四下瞅瞅,见没有看青人,一猫腰就钻了进去。只要进入柴棵,就万事大吉。小小的人形藏在寥深的柴棵里,上哪找去?
 
 好柴叶必须具备几个要素:长、宽、嫩、有光泽,无斑点。具备这些条件的柴叶,并不多,一棵柴上也就三五片。深一脚浅一脚地每到一处,就会东奔西突,左右开弓,不一会就能擗一大把。身边的擗没了,再挪个地方。
 
 擗柴叶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技巧。我都是往下拽。那哪成!一拽,柴叶就会从中间开裂,成了废品,都糟践了。姐姐就讲究多了。轻抬右臂,伸出纤细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叶根部,上下轻轻这么一“抖”,柴叶就下来了,动作细腻而协调,舒展而有力,像唱戏的戏子,又像采茶的村姑,优美极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打”。这得用两只手才能完成。左手捏住柴叶,右食指伸直,向柴叶与柴杆结合处猛然“打”去,一打一个准,成品率较高。这个动作的要领是果断、有力,不能有丝毫犹豫。一打“愣”,保准“打”不出好柴叶。它的损人之处,就是打久了,手指头痛。
 
 约三十片左右,就得打捆,再多,手心里就攥不住了。薅根野糁子草一系,往篮子里一扔,接着再擗下一把。直到天傍黑,方罢手,满载而归。
 
 擗柴叶可不是什么好活,每次回家,脸上、手臂上,都会让柴叶柴梢,刮戳出一道道血绺子,火辣辣地痛!可一想到棕子的糯、香、甜,这点痛就算不得什么了!

[摘自原始之爱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