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24-03-28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印象晶都 > 东海风情
竹墩天主教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03 22:39:43

 

 
 
 
我小时候,老一辈谈起某人某家的位置,会说顺着“洋铁屋”如何如何走,到“三角井”向哪里哪里拐,就像今天说的某某路一样。这里的“洋铁屋”指的就是竹墩天主教堂。
 
据记载,民国9年,竹墩就有人在海州天主教堂受洗礼入教。民国17年,竹墩就开始建天主教堂(为法国人所建)。建成时有楼房3座,共计48间,瓦平房18间。男女分堂上课,男堂有8个班,神父有3人,教师有10余人。女堂有4个班,修女有5人,教师有3人。当时有教众七八百人。郯城、邳县、海州、沭阳一带都有人来受洗。民国32年,日军占领竹墩后,占教堂为据点。第二年据点被攻克后,楼房被部分拆除,所剩房屋建国后改为小学校舍,我的父辈小时候就在那里读过书(这是当时双店最好的建筑)。后来这些教堂又存放过一段时间粮食。东西池、宋庄、竹墩一带交的公粮都存放在那里。
 
我读小学时,教堂大多不存在了,但尚有几间礼堂。那时候我们都住的是草房子,就奇怪这些房子的屋顶怎么是铁皮的。礼堂底是一个地窖。夏天钻进去,凉爽得很。课余时间,调皮的孩子趁老师不注意会钻进去玩。据说有时会找到叫不上名字的好玩艺。
 
洪庄竹墩一带,在日军侵华期间,天主教堂受保护,日本飞机不轰炸。有一次,日机轰炸,看到天主教堂后,就没有投炸弹,只在宋庄投放炸弹,炸起两个很大的坑。前几年,这两个坑还在。
 
1984年,竹墩村分出竹北、竹西两个村。所有公产分完,最后分学校,分到了洋铁屋。三个支书一拍脑袋,认为这是封建迷信产物,只有拆了才能分平均。于是就扒了铁皮瓦,抽了楠木棒。风风雨雨半个世纪的文化遗产就这样灰飞烟灭了,至今想起来,还令人感到惋惜。
 
 [摘自《月牙墩》]